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7日 星期二

    领导干部谈文化④

    争取多当几个“单打冠军”

    ——访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国英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7日 02版)

        曾长期在教育部门工作、担任宁夏教育厅厅长多年的蔡国英,不久前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转任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教不分家”,记者在对蔡国英的专访中发现,虽然履新不久,但他对宁夏文化工作并不陌生。

        记者:您在教育部门工作了很长时间,后在党委综合部门工作,现在到宣传部工作。您认为宁夏宣传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蔡国英:重点是抓理论武装、抓舆论引导、抓文化发展、抓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的工作。我们在2月下旬召开了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对此进行了全面部署。在突出抓住舆论、理论两方面工作的同时,3月21日我们召开了文艺创作座谈会。4月份,我们还要召开唱响主旋律研讨会。目的就是创新思路,探索建立健全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的文艺创作体制和机制,进而实现宁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提供精神动力。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文艺创作座谈会好吗?

        蔡国英:这是宁夏多年来第一次召开这样的会议,是一次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问计于艺术家的会议。会上印发了《自治区重大文艺创作生产项目管理办法(讨论稿)》和《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文学艺术创作规划(讨论稿)》供与会者讨论,有21位文艺家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发言。令我意外,也令我感动的是:虽然完全是自由即席发言,但大家积极踊跃,发言都是建设性的,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有同志提出,只要稍稍给一点扶持,就可以把事业做大做强。这让我感到,宁夏文学艺术界人才荟萃,宁夏的文学艺术事业大有希望!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对宁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信心。

        记者:您认为宁夏文化的基础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蔡国英:文化资源少、文化市场小,是宁夏文化发展的劣势。宁夏人口少、面积小、经济基础差,难以支撑门类齐全的专业文艺团体,也不大可能拥有、留住许多全国著名的艺术家,要在所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面,是有很大困难的。但换个角度来看,人口少、地域小、基础差也凸显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它,办成许多人口大省、地域大省很难办成的事。也许,在全国性的重大文艺活动中,我们拿不到很多、很高的奖项,但我们可以在服务基层、普及文化、弘扬传统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也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发挥优势,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比如,宁夏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县县都有数字电影,农民看电影的场次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

        记者:很赞同您对宁夏文化基础状况的分析。那么,您认为应该如何发展宁夏的文化事业呢?

        蔡国英:宁夏的文化事业,应该“两轮驱动”。既要加大力度抓精品,推出一批精品力作、文艺精英,推出一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的文化产品,又要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所有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文艺繁荣的成果,使文艺最大限度地服务人民。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背离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我们说宁夏“小省区要办大文化”,更多、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普及文化、让人民普遍受惠上。对宁夏这样一个小省区来说,抓文艺创作,一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思路。该抓的要集中力量攻关,该市场运作的就按市场规律办。我们当不了“全能冠军”,但我们可以争取多当几个“单打冠军”!

        记者:怎样才能夺得“单打冠军”呢?

        蔡国英:我们要抓特色,走特色文艺创作的路子。特色中蕴含着宁夏的优势,只有抓特色、抓品牌,才能出精品,才能在国内外争得一席之地。我们的文化工作,对内,要凝聚人心,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添砖加瓦;对外,要通过展示宁夏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展示宁夏民族团结和谐的优势,树立良好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宁夏人的创造力。当然,我们抓特色、抓精品,不一定要那么大、那么多,贪多贪大很可能适得其反。而抓特色、抓精品仅靠少数人是不够的,需要集中力量、联合攻关,有时候仅靠宁夏现有的人才还不够,还需要借助外力,请宁夏以外的拔尖文艺家给予必要的支持。

        记者:您对此好像有一些成熟的想法了?

        蔡国英:我有一些考虑。我们将采取作品招标和项目招标的办法,吸引国内外的优秀文艺人才加盟,只要愿意为宁夏的文化事业发展出力,我们就欢迎;只要达到我们的艺术要求,我们就给予奖励。对文艺人才,我们“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快培养。从长远来看,不建立自己的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很难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的。

        记者:您对宁夏现有的文艺人才队伍怎么看?

        蔡国英:宁夏的人才队伍总体看是比较薄弱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妄自菲薄。实际上,宁夏还是有不少很有个性、很有潜力、基础扎实的文学艺术人才的。我们的任务是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建立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本土人才的积极性、创造力和创作激情。

        记者:宁夏将如何发挥人才作用,进而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蔡国英:当前最需要的是创新思路、创新体制机制。我们要加强对文学艺术创作、生产的引导和扶持,建立健全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文化产品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创作激情和工作积极性,着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文艺作品。我们将把专家评议、群众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确保评奖公开、公平、公正,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资助、扶持和奖励。

        记者:看起来您对宁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蛮有信心的。

        蔡国英:是的。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灿烂优秀的文化。宁夏地域虽小,但历史上创造过灿烂的文明,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今天,我们深入挖掘、全面开发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理应大有作为。(本报记者 庄电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