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6日 星期一

    关 注

    过早“热恋”的冷思考

    《 光明日报 》( 2012年03月26日   16 版)
    新华社发

        前不久,安徽合肥一起未成年人毁容案引起社会高度关注。17岁中学生因求爱不成用打火机油将同为中学生的少女毁容。一个花季恋情故事演变成令人震惊的惨案,再一次将“早恋”话题引入公众视线。看来,怎样正确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青春期情感问题”,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青春之“爱”的偏差

        据调查,在某些城市,早恋年龄已经提前至12岁。而在百度贴吧“早恋吧”中有一个关于早恋年龄的调查,截至记者发稿,已有341人参加了调查,其中279人选择了11-15岁这个年龄段,占调查比例的81.8%。不得不说,这样的调查结果实在让人咋舌。

        17岁的小州坦言自己的“初恋”发生在小学三年级,那段“感情”的结束并非如我们一般认为的失恋让他表现出“伤心和痛苦”。“无所谓啊,毕业了当然没办法在一起了。”他表示自己选择“女朋友”时,“主要看长相,只要是漂亮的女生就会喜欢。”他在初中时由于“早恋”问题也被老师教育很多次,但每次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无论怎样的言论都无法撼动他对“爱情的追逐”。

        “为什么小孩子的爱就说是早恋,大人的爱就说是爱,为什么?一点都不公平。其实小孩子的爱才是最纯真的,因为他们不用考虑很多,不用考虑房子、票子、车子……其实我们懂得很多……”,一个孩子在网上的这段话代表了很多早恋少年的心声,他们坚持自己的想法。老师跟家长在他们眼里就是封建的、脱离时代的人。这些孩子也许并没有思考过,他们对“爱”的认知仅是来自各种媒介传播的故事。他们真诚地相信这些故事并相信自己的真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爱情的教育》一书中写道:“一般说来,年轻人在本性上是追求美好事物的。在少年时期,特别是在青年早期,学生常常以极其鲜明的、截然相反的论点来表述自己对周围现实的态度。对他们来说,没有中庸之道,好与坏、道德高尚与道德败坏、称赞与指摘、美与丑、高尚与卑鄙,泾渭分明,毫不含糊。”

        早恋是一个“抵抗”信号

        孩子们坚持着自己认为的正确,用与父母截然相反的观点来加强自己的存在感。这一现象令人深思,牵动万千父母心的“早恋”问题为何会如此顽固?在社会如此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下,为何“早恋”不但没有减轻,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教师宋雁慧说:“孩子们知道老师家长都怕他们早恋,所以他们更要这样,这样才能够显得他们长大了,显得他们更有个性了。他们觉得,早恋就是应该写情书,应该写‘我爱你’,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套程式化的东西,而不一定是心理上的真实感受,所以我认为我们成人不应该太过于恐惧,这就是他们对成人世界发出‘抵抗’信号的一个风格表现,是一种亚文化的表现,类似打鼻孔、穿奇装异服一样。”

        应该说,这种正常存在的情感出现,只要处理得当,是可以避免向早恋的方向发展的。而现实状况却是:老师家长们对于早恋谈之色变,视早恋为洪水猛兽,想尽各种方法来阻止它的发生,缺乏科学的引导和教育。

        据小州讲,自己同学有的因为早恋而被班主任批评。

        此前据媒体报道,有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男女交谈距离不少于60厘米。学校对此的解释是:为了向学生表明学校不支持早恋的鲜明态度。无独有偶,因为早恋被学校劝退的新闻也常常见诸报端。家长的做法则是,一旦发现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密切,马上会采取各种措施,如限制外出,没收手机等。

        宋雁慧认为:“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网络非常发达,所以采用以往的遮遮掩掩、以‘堵’为主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了,还不如明明白白地给他们讲清楚爱的本质、什么是爱的行为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父母和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疑至关重要。专家表示,正是由于望子成龙的急切想法让他们对待早恋的方式简单而粗暴,从而使事态变得复杂棘手,孩子们对教育者的信任感也愈来愈减少,逆反心理却加重。

        与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43岁的黄先生有个上初三的孩子,他说:“孩子就像一只航行中的船,虽然一直向前,但有时偏左有时偏右,这都是正常的,家长应该在他们偏离的时候及时纠正。”

        但是如何纠正却是每个家长都头疼的问题。黄先生说,在没有发现孩子早恋苗头的时候不会干涉孩子的正常交往,一旦发现就会坚决反对,但具体如何处理,也没有想过。

        不得不说,跟异性相处是一门难修的课程,少男少女在踏进青春的门槛时,会彷徨,会焦虑,会迷失。年少的心,敏感而脆弱,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很有可能让青春逆反期的孩子偏离正常的航道越来越远。

        宋老师认为,集体教育和冷处理或许不失为有效的引导方式。“集体教育就是中学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讲座和活动,让学生认清青春期感情的来源和性质,以及如何对待和珍惜这样的感情,所有学生都参加,而不是只针对某些个别早恋的同学。对早恋的个体,冷处理比较合适,就是只做观察而不做处理,除非特别严重了再做个体辅导。好多身边的例子都是因为班主任或家长的遏制使得男女生因为‘一致对外’而走得更近,等到老师家长都不反对了,反倒分手了,因为在没有外力压迫的情况下,更容易显示出两个人的差异和问题来。”

        当青春的舞曲缤纷演奏时,青春就近在孩子们的双眼中,因为太近,所以无法看清。唯有当它逐渐远去时,他们才能看清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声音,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本报通讯员  唐毓商  本报记者  李玉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