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他来到江苏南通市海安县宣传部门工作。
20多年间,他致力于党的理论学习和传播,逐步成长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出色“行者”与“译者”;
风尘仆仆的他,戴着一副老式大框眼镜,没有讲稿,靠着略带沙哑的嗓音,走遍海安县城的大街小巷;
5年来,他为基层干群送去了200多场理论宣讲,听众达20多万人次。
他就是徐进,一位基层理论宣讲的“战士”,刚刚从江苏海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调任海安县党校常务副校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种田不纳税,看病不太贵,上学不缴费。”徐进用朗朗上口的三个“不”,概括出了党对农民的关心。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台下听得津津有味,徐进走到的地方,总会出现这样和谐的一幕。徐进的宣讲,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这在海安人人皆知。
徐进走上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之路有些偶然。曾有一家企业请他“随便聊聊”,但徐进深知,讲理论、谈形势必须谨言慎行,容不得半点马虎。坐在台上,看着台下上千双如饥似渴的眼睛,徐进更坚定了宣讲理论的决心。从此,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学校,从领导干部到普通民众,徐进有邀必应,他的创新理论宣讲之路也越走越宽。
“党的理论与老百姓的距离有多远?”
“没有距离。”徐进语气坚定,“党的理论不仅源自群众的实践,而且应造福于群众。党的创新理论,应该从报纸上‘走’下来,走进群众的火热实践,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巨大力量。”
“让党的创新理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面对社会各阶层的听众,徐进成为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忠实“译者”,不是对“干巴巴”的理论进行简单拷贝,而是用群众“乐于听、听得见、听得懂”的语言“翻译”出来的。在徐进看来,这是一名基层理论“战士”应该秉承的最基本理念。
“他是让我们感觉幸福的人”
两会期间,徐进的手机成了“订餐”热线,大伙儿争相预订的是他带回来的两会“思想营养餐”。
面对接踵而至的盛情邀请,徐进很是感慨:“从群众的期盼中,我感受到了真理的魅力,更掂量出了肩上重于泰山的使命。”
2009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正酣,刚调任海安县支行行长的张璇举棋不定。此时,徐进的演讲“我们同舟共济”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及金融机构的应对之策进行了深度分析,引起张璇的共鸣。
徐进说:“当今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时代,人们难免会产生模糊认识甚至是错误观点,因此,党的理论工作者就得站出来释疑解惑,让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真正为百姓所掌握。”听到修车师傅埋怨收入差距大,徐进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到分配不公的“成长烦恼”,从加快发展、做大“蛋糕”,到关注民生、分好“蛋糕”,进行了耐心讲解。修车师傅连连点头:“经你一说,我这心里亮堂了不少,‘铁嘴丹心’果然名不虚传!”
近年来,徐进宣讲的足迹遍及海安县10个镇、212个行政村、60多个机关部门和20多家骨干企业。令人欣慰的是,徐进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海安县海安镇镇南街道党委书记周龙法感慨,在自己6年村长、8年书记的干部生涯中,承担着大批拆迁任务,稍有不慎,“民心工程”就变成“扰民工程”。“为了让居民幸福安居,我多次邀请徐进与居民沟通交流,保证了工作公平、透明地开展,他是让我们感觉幸福的人。”周龙法说。
“我会在宣讲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人生是没有毕业的学校。”对于徐进来说,学习就是氧气,支撑着人的生命。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到总书记建党九十周年重要讲话,徐进一直以一个理论战士特有的敏锐度,时刻关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项新成果。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让徐进不知疲倦地沉浸其中,他先后积累了数十本学习心得笔记。
“徐进办公室的报纸杂志常常‘千疮百孔’,都因为他的‘剪刀手’!”海安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徐兆熊笑着说,“每次看到对自己有所启示的文章,他总会细心地剪下来。”
近5年来,徐进在学习中宣讲,在宣讲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先后撰写出了《关于建设创业文化的思考》、《农村美好家园读本》等数十篇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
学习无止境,理论传播同样无止境!有人评价徐进“真能讲!”又有人说徐进“真会讲!”一个“能”字,表扬的是水平;一个“会”字,赞美的是技法。
“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切忌扮成‘传声筒’。”徐进常说,“多元的社会,正是理论工作者有所作为的时代,我们的使命就是蹲下身子作桥梁,挺直脊梁作灯塔,做党的创新理论的优秀传播者,让党的创新理论造福人民。”
理论怎样才能被群众掌握?“沉下身去,学好‘普通话’,说好‘家常话’。”徐进告诉记者。
为此,徐进练就了一身基本功:与农民,他会唠种田补贴、邻里关系;与工人聊薪酬待遇、医疗保险;与干部说党建惠民、廉政建设……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也正是撷取了这些点滴,徐进时时迸发出思想火花。
“只要有力气,我就会在宣讲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徐进凭借自己的沉着与冷静,矢志不渝地从事着他最钟情的事业。(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环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