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鹏)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青海省,受各种因素影响,三江源区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源区及中下游水域。2005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态保护与建设、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支撑三大类,涉及22个子项目,总投资75.07亿元。项目区总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涉及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代管的唐古拉山镇。七年来,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委、省政府把《总体规划》列为一号工程,全省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项目区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截至去年年底,国家累计下达投资57.2亿元,共实施了退牧还草、黑土滩综合治理等21个项目。完成投资48.5亿元,占下达投资的97%。
七年来,保护区内完成退牧还草4936万亩、黑土滩治理138.4万亩、鼠害防治8796.5万亩、退耕还林9.81万亩、封山育林290.01万亩、沙化土地防治66.16万亩、湿地保护58万亩、水土保持75.2平方公里、灌溉饲草料基地建设2.5万亩、建设养畜28588户、生态移民14477户,推广新能源30421户,解决56000人饮水困难,培训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5746人次、农牧民33341人次,建立示范户1228户,并且有96项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两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规划项目中,能源建设、森林草原防火、鼠害防治、退耕还林还草、沙漠化土地防治、人工增雨、小城镇建设、生态移民等工程已全面完成了规划建设任务。
2010年中科院地理所依托三江源生态监测数据平台,联合青海省相关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评估。评估结果显示:通过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局部得到改善,草地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草畜矛盾趋缓,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提高,湖泊水域面积明显扩大,水土保持功能开始提升,严重退化区生态开始恢复,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好转,取得了明显成效。
具体表现为,湿地面积逐步扩大,主要湖泊净增加245平方公里,黄河源头“千湖”湿地开始整体恢复,湿地生态特征和湿地功能整合性明显增强;草地生产能力逐渐恢复,2005至2010年,高覆盖度草地以每年2387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20%增加到80%以上,源区草地平均产草量(干重)为44.3公斤/亩,比工程实施前17年(1988至2004年)的35.5公斤/亩增加8.8公斤/亩,提高了24.65%。2010年与2005年相比,三江源区植被平均覆盖度提高3.08个百分点,在黄河源和长江源重点工程实施区,其植被覆盖度提高幅度多在10个百分点以上;森林生态功能增强,2010年同2005年相比,三江源区森林面积净增加150平方公里,达到2317平方公里;水土保持能力提升,2010年三江源区各河流控制站平均含沙量在0.046至4.3公斤/立方米之间,与多年平均值相比,直门达站、新寨站、同仁站分别减少了11.4%、60.3%、16.3%;生物多样性增加,六年来,三江源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栖息活动范围呈扩大趋势。据调查数据显示,三江源区已发现有中国植物特有属25个,占全国特有属的12.2%,有特有种50种左右,这些珍贵物种通过项目的实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三江径流量增加,2005至2010年多年平均出境水量为565.38亿立方米,与2004年的477亿立方米相比增加88.38亿立方米,增幅达18.5%,六年间共增加出境水量530亿立方米。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也有效地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七年来,三江源区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增强,牧民就医难、子女上学难、行路难、吃水难和用电难、看电视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2005年至2011年,三江源地区农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了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