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4日 星期六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雷锋精神?

    作者:覃 川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4日 10版)

        我是在上小学的时候知道雷锋这个名字的,40多年后的今天,那一张张反映雷锋事迹的照片仍不时地映入我的眼帘,雷锋头戴军帽、手握冲锋枪的军人标准照,雷锋手拿抹布在擦洗军车的工作场面,雷锋与少先队员簇拥在一起的学习场景……回想起来还是那么的亲切;那一首首歌颂雷锋的歌《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抢》……听起来还是那么的催人奋进,心里默唱起来还是那么的甜美。

        在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9周年纪念日的今天,重温题词内涵,重塑雷锋精神,在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雷锋精神?有人说是奉献,也有人说是敬业,还有人说是服务,更有人说是忘我等等。这些都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可我觉得,支撑起雷锋精神的应该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一种生活的态度。

        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而精神的背后,是幸福人生的内心体验与追求。在当时那个年代里,雷锋作为大千世界里的一颗“螺丝钉”,默默地在属于他的“位置”上勤奋着。

        在社会复杂的组织细胞里,雷锋确是一个“螺丝钉”式的“小人物”,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却有一个大写的“我”,一颗大爱的心。这也是这么多年来,还会有这么多的人不时地想起他的缘故吧。

        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雷锋一度被忘却了、淡漠了,有人甚至认为他“OUT”了,偶尔想起时也将雷锋当作了匆匆过客,春天来,夏天走。

        我们还需要雷锋吗?我们需要怎样体现雷锋精神?

        在3月2日《半岛都市报》上刊登了不同年代的人对如何学雷锋的看法:“50后”化名“微尘”以助人精神感动中国的就是雷锋精神;“60后”当好人不需要口号;“70后”首先从身边做起;“80后”说到不如做到;“90后”学习雷锋不能作秀。仔细琢磨,确有耐人寻味之处。

        学雷锋不需要做形象设计,学雷锋也不需要组织策划,学雷锋更不需要做表面文章,需要的是人们将学习雷锋内化在自己心灵里,需要的是人们将雷锋精神变为一种文化自觉。

        学雷锋不一定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能把本职岗位上那些看似不起眼儿的小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这需要一颗远离浮躁的平常之心。

        我时常想,雷锋精神在哪里?似乎摸不着、看不见,因为,没有发现有哪些“耀眼的光环”,也没有发现有哪些“典型的事迹”,可是,静下心来会发现雷锋精神就在我们的身边。不是吗?青职学院校园网上那些个“小人物”所做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不就是雷锋精神的写照吗?那些常年坚持不懈做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们不就是体现雷锋精神的一张张青职学院的名片吗?

        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可以少一些功利的诱惑;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可以多承领些社会的责任;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可以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生活化了的雷锋精神。(作者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