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4日 星期六

    辽宁营口通过“民心网”

    察民情 解民怨 惠民生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4日 06版)

    纪旭作/光明图片 

        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网络已成为加强社会管理的新抓手。辽宁省营口市依靠网络凝聚网民集中民智,进行网络社会管理、网络道德建设、网络民生服务、网络产业创新,达到了体察民情,化解民怨,培育民风,凝聚民心,惠及民生的目的。

        “互联网是现实矛盾的‘显示器’和‘浏览器’,网上的舆情热点常常把潜在的矛盾显形,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判断矛盾的发展趋势。”营口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韩瑞祥告诉记者。当然,个别时候互联网上出现的问题是变形的、夸张的,是被“放大了的”,但这种放大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提醒我们提前探测矛盾走向,找准应对良策,有效避免或者化解矛盾。

        韩瑞祥说,网络文化建设需要网上网下互动,网民既是网络文化建设的对象,更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管网、建网、用网的核心是以民为本。 

        用网络体察民情。网络可以汇聚百姓呼声,营口市注重通过互联网上的论坛、留言板了解、体察民情,知民所系,察民所思,让群众留言成为政府行政的依据。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五年来,营口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从网络舆情中了解到群众反映的各种信息4000多条。在每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主动通过网站、论坛了解社情民意,为撰写建议、提案掌握第一手资料。

        用网络化解民怨。用好互联网化解民怨,是营口解决老百姓各种难题的一种执政方式。营口“民心网”每天都有专人整理群众网上投诉和上访,然后把搜集到的群众意见分类传输到政府各职能部门,并进行督办,督办结果在第一时间通过“民心网”进行反馈。最近几年,“民心网”共督办群众网上投诉近千件,老百姓有难事、愁事、惹气事,就在“民心网”上提意见,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由纪检监察部门主抓的“民心网”,成了民怨的“减压阀”和督促问题解决的“推进器”。

        用网络培育民风。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塑造网民美好心灵,促进网友参与社会公益,用网络引导、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近两年来,营口市委宣传部通过深入实施“网上弘扬正气”工程,开展“公益网络,责任网民”主题活动。他们认为:“管网”的核心是“育人”,“育人”的本质是“育心”,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网络系列公益行动,唤起网友心中“真善美”,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如今,网上传播好事,网下热心公益,在营口已经蔚然成风。

        用网络凝聚民心。“上下同欲者胜”。营口民众围绕城市发展目标形成统一的价值观,网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营口市委组织部2010年开始,在全市农村党支部推广远程教育,网络成了连接每个基层党员的纽带。去年,在纪念建党90周年期间,市委组织部在网上推出了别开生面的建党知识趣味闯关答题,受到党员和群众热捧,网站点击量超过500万次;今年2月,市委宣传部利用营口新闻网开展“营口市情百题知识竞赛”,吸引网友在寓教于乐的网上活动中了解市情,凝聚民心,形成合力。

        用网络集中民智。去年,营口市政府和住宅建设委员会开展了一次“给城市规划挑毛病”活动,在营口新闻网发布,引起市民广泛兴趣。市民认为,网络激发了他们“当主人”的意识。与此同时,营口晚报与互联网联动,开展了“城市定位语征集大赛”,收到市民参赛邮件几千条,市民们在为城市定位的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归属感。

        用网络惠及民生。网络办事效率高,成本低,公开透明,群众欢迎。营口市公安局依托公安网给群众服务,推出了36项便民措施,开设了“场景式服务”、“营口公安微博”“公安短信平台”等栏目,并建立了“局长信箱”、“举报中心”和“热线电话”等群众诉求平台。目前,点击量已经接近2000万人次,是营口最热的政府网站,通过网络解决群众实际问题4500多次。此外,房产网、益农网、营口开发区就业信息网等网站,也为老百姓的民生带来很多实惠和方便。(本报记者 毕玉才 特约记者 刘 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