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4日 星期六

    海南三亚南繁基地有一批忘我的科技工作者

    “种子硅谷” 绿意盎然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4日 01版)

        3月19日下午,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急匆匆走出三亚凤凰机场。“是袁隆平院士!”眼尖的人一下子认出了这位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只见老人微笑着冲旁边的人摆摆手,然后坐上车,直奔三亚吉阳镇的南繁基地。此时,刚刚参加完全国两会的袁隆平,心里最挂念的就是稻种。

        袁隆平是1968年开始到三亚南繁的。可以说三亚是令他和他的同行们最流连忘返的宝地。每年的9月至翌年的5月,来自国家有关科研机构、全国29个省区市的科技工作者都会来这里。他们利用三亚冬季光、温较好的气候条件,进行种子的加代、繁育、制种、科研、鉴定等工作,达到加快育种进程,加快新品种推广速度的目的。这就是南繁。

        从1959年至今,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已通过南繁成功培育出70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目前我国70%以上的农作物种子都经过南繁。在保障国家粮食高产和种业安全上南繁成就显著。目前来南繁的企业、事业单位有660多家,从事南繁的科技人员有5000多名。

     太阳底下最坚强的院士

        2011年10月的一天,在三亚凤凰镇水蛟村,助手们正跟着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西农科院院长颜龙安记录杂交水稻抽穗情况。突然一个助手发现颜龙安院士的裤子上渗出了血,大家赶忙停下手里的活,把老院士搀扶到树荫下。一问才知道,他的痔疮犯了,已经好几天了,医生说要么做手术,要么就卧床休息。老院士全然不顾,他踩着滚烫的高温地面,头顶炎炎烈日,在地里一盯就是十几个小时。老院士与南繁有割舍不下的情怀,他25岁就到南繁,50年的南繁生活已融入了他的生命。此时,老院士令人感动的一幕再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1993年,颜龙安做了开颅手术,取出脑膜瘤后,医生宣布他从此最好避免室外作业,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不利于他的康复。而这一年,正是他研制的新优752大面积制种的关键期,他二话没说又去南繁。为了观察作物,他索性住到田间的帐篷里,头痛难忍,他就吞止痛片,站久了,两腿发软,他就让助手扶着。整整5天,他完整地记录下稻穗开花及授粉情况。

        身为种子专家,最开心的莫过于看到自己培育的种子发芽结果。那一年,颜龙安院士喜获他精心培育的48粒杂交稻种。当年春天他要带回江西萍乡播种。由于没有恒温箱催芽,他就按照老农说的土法用牛粪捂。5天过去了,种子没有动静。他怕种子坏在地里,便扒开土,一粒粒地捡起来。怎么办?用自己的身体捂。颜龙安找了件衬衣,在衬衣的前襟上缝上若干个小口袋,再把种子一粒粒包上湿棉花,裹上薄膜,然后放进一个个小口袋里。他把衬衣穿上,用自己的体温整整捂了七天七夜。白天他站在太阳底下挺着胸脯晒,晚上他捂着棉被,胸上放着热水袋升温。

        出芽了!颜龙安兴奋极了,他捧着一个个小宝贝,跑到田间,把它们种在了地里。几个月后杂交稻新品种问世了!

     太阳底下最美的“明星”

        和她的名字一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40多岁的智慧透着睿智和聪慧。不仅如此,智慧是美丽的,婀娜挺拔的身姿,有人说她像模特;端庄秀丽的五官,有人说她长的像演员。然而七年的南繁生活在她的身上刻下了印迹:脸颊上被晒出深厚的斑点,黝黑粗糙的皮肤会使人错判她的年龄。

        初到南繁,智慧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挑水大战。2.5亩的实验田每天全靠着自己挑水浇灌。挑了没几天,肩膀肿得钻心疼,两腿酸得迈不开步子。咋办?看着地里的试验谷子,像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咬牙!拼命!决不能让谷子缺水。渐渐地肩膀适应了,腰板有劲了,原来挑大半桶,后来能挑满满两桶水了。

        哪个女同志不爱美?尤其是怕把脸晒坏了。起初智慧下地干活只戴了个大草帽,好心的农妇告诉她,大草帽不管用,一定要在草帽上戴个护脸的罩子,只露两只眼,否则会晒晕的。戴上这种防护面具,智慧发现仍然抵挡不了紫外线的强烈照射。索性豁出去了!智慧也不管不顾了。一头扎在地里,胳膊、脸、手裸露在阳光下,几个月下来,本来白晰的皮肤上突起了密密麻麻的斑点。

        智慧是研究谷种的,令她发愁的是如何驱赶侵扰谷田的老鼠和麻雀。智慧用尽了科学办法治鼠、治雀,尽管有一定的收效,但晚上老鼠偷谷现象得不到解决。无奈之中,智慧只好人为地防范——开始守夜,每天晚上拿着电筒不停地围绕谷地转。起初,她和助手轮流守,后来又拿自己的工资请人帮忙看。

        智慧是位母亲,做母亲的哪有不疼孩子的。可为了南繁,孩子从小就住校,赶上寒暑假,孩子也跟妈妈南繁。用孩子的话说:“妈妈南繁,爸爸北繁,我是‘南北繁’。”

     科研“加速器” 人才摇篮

        有人说南繁是农业科研的“加速器”,南繁基地已成为我国农作物育种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水稻、玉米、棉花、甘蔗、大豆、西瓜、向日葵、高粱、木薯、谷子、绿豆、红小豆等作物冬春季节的育制种仅能在海南进行,具有排他性的、不可或缺的优势。“南繁”品种推广的倍增效应难以估量,经济效益以万亿元计,“南繁”经济难以估量。

        也有人说南繁是人才的摇篮。南繁对科研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有全面改善和提升的过程。南繁育种育人,集中体现了“崇尚科学、求实创新、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

        华泽田——天津科技大学海河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粳稻工程讲述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杂交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可以说他是南繁最时尚的星。他兼任天津天龙种业负责人,开了高校、科研部门与企业相结合的先河,实现了科研、教学、生产、销售一条龙。好机制催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频率,每年华泽田都要带领高校与企业的两支业务团队来三亚南繁。人们经常打趣地问他:是叫你董事长、老板还是叫你教授、专家?

        郝占林——内蒙古鄂尔多斯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他被称为固守“南繁之星”。每逢春节期间,正是他最需要留在地里观察种苗的时候,一想到家乡的人在寒冷的冬季能吃上本地产的黄瓜、西瓜、南瓜、葫芦,他感到比吃了蜜还甜。说起来别人不相信,他是研究蔬菜的,可平时一锅粥,稀里湖涂吃一天。有时上街买上几块熟肉和几瓶咸菜就是最好的饭食了。今年春节他妻子过来,给他包饺子,看他那个狼吞虎咽的样子,难过的眼泪一个劲地流。

        杨振玉——一位从辽宁省走来的杂交水稻专家,他今年86岁,是南繁的老寿星。上世纪70年代育成我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杂交粳稻“黎优57”的是他;80年代,作为首个赴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讲学的杂交水稻专家也是他;90年代以后,我国北方及长江中下游推广的是他育成的粳杂、籼杂组合。去年他不小心在地里摔坏了腿,老人家不顾伤痛,硬是支撑着下田,烈日晒,伤腿痛,老人家挥汗如雨,坚持作观察记录。用他自己的话说,“南繁会和我相伴终生”!不久前,老人家用积蓄在离自己的实验田不远处买了房,成为了有房产的“南繁人”。

        李劲松——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这位30多岁的小伙子,在南繁是大家公认的最有朝气,最“牛”的星。他是“南繁档案馆”,哪个省的实验田在哪块地,哪块地有什么科研项目,哪个项目由谁实验,他个个门清,他又是南繁的加油剂,南繁科研公共平台如何搭?科研成果的转化如何推广?他天天跑的是这事;他还是南繁的带头人,长期以来,他从事西瓜、甜瓜新品种的选育、配套、推广。崖城镇的瓜农说,有了李劲松,不怕不致富。(本报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