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1日 星期三

    木偶昆曲今何在?

    《 光明日报 》( 2012年03月21日   09 版)
    传承人在表演木偶昆曲《牡丹亭·游园》。
    许学建摄

        太湖东南岸的江苏吴江七都镇开弦弓村,这里是费孝通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样本”,不为人知的是,这里还“藏”着一门古老的艺术——木偶昆曲。这种木偶与昆曲相结合的表演艺术,至今已流传三百年。因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已被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经历了百年兴盛,到上世纪60年代,木偶昆曲几乎失传,而今天它的生存状况如何?近日,记者走进木偶昆曲的故乡七都镇,进行了深入采访——

        古技艺几经沉浮

        吴江七都毗邻嘉兴,背依太湖,受到吴越文化的双重熏陶。记者来到吴越村,得知木偶昆曲艺术最老的艺人姚五宝已于前年辞世。循着村民指引,记者找到了姚老生前的住所——吴越村祠山庙桥边的两间平房。

        在他的卧室里,有一个大衣柜,里面珍藏着他的“宝贝”——一个小花脸木偶。

        花脸木偶高约60厘米,重约七八斤,头部精雕细刻,涂有胭脂,眉目传神。木偶的戏服用手工缝制,精细考究。据木偶昆曲传承人施晓明介绍,这个祖传的木偶可扮演《长生殿》里的高力士、《西厢记》里的法聪和《白蛇传》里的小和尚,“这个木偶见证了洪福木偶昆曲团的兴盛和长达百年的发展。”

        清道光(1821-1850)年间,七都镇吴越村姚家创建了“公记保和堂”私人木偶戏班,俗称“姚家班”。新中国成立后,“姚记”改名为“吴江县洪福木偶昆曲团”。此时,昆曲《十五贯》的演出轰动全国,“一出戏救活了一个曲种”,昆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当时洪福木偶昆曲团已经流散了不少演员,却也趁着这股热潮重起炉灶,重振雄风。

        施晓明介绍,木偶昆曲既融入了昆曲华丽典雅、婉转细腻的风格,又结合木偶杂技自身的“草根”元素,更容易被普通百姓所接受。

        沈阿婆是土生土长的七都人,已是八十五岁高龄,但一提起“木人头”戏却还是记忆犹新。据说在六七十年前,“木人头戏”常在七都演出,演出当日,必定人山人海。

        木偶昆曲在上海等地也是大受追捧。剧团在上海的演出忙不暇接,日场刚刚唱完,夜场接着爆满,戏院座位不够,观众就自备凳子。七都镇文化体育站主任沈金虎告诉记者,当时俞振飞等沪上昆坛名宿经常来访,上海戏曲学校三下请柬邀请剧团座谈。

        《长生殿》、《游龙船》、《白兔记》、《蝴蝶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劈山救母》……洪福木偶昆曲团演出的剧目多达500余出,很多都是昆曲的经典名篇。

        然而,上世纪60年代,剧团大部分人员回乡务农,演出活动也随之停止,洪福木偶昆曲团宣告解散。一些艺人相继离世,有些艺人死守“只传男丁,不传外姓”的陈规,导致木偶昆曲后继乏人。最为可惜的是,剧团十多箱服装、道具、木偶头面和一箱昆剧抄本,几经转手后不知去向。

        传人续“香火”

        吴江七都镇文化体育站工作人员金燕告诉记者,木偶昆曲流传的区域相对狭小,加上现在欣赏艺术的形式和途径趋于多样化,剧团目前不是很“景气”,施晓明,施锦芳,孙青,孙菁四个20出头的传承人也是好不容易才留下来的。

        2003年,由吴江市政府筹集资金,和具有十多年昆曲教学经验的苏州市艺术学校合作,打破“只传男丁,不传外姓”的陈规,招收学生培养昆曲木偶传人。2004年,通过文化、专业考试挑选出来的5名七都籍学生正式进入艺术学校学习,并由木偶昆曲老艺人姚五宝收为徒弟,续上了木偶昆曲的“香火”。

        长达5年的学习,他们学到了精湛的技艺,手心、手指也留下了厚厚的老茧。孙青告诉记者,木偶的各个关节都会动,就算是一个简单的甩水袖动作,不仅要牵涉到手,还要全身的姿态和头的转动方向来配合,木偶整体的感觉取决于演员要很好地把握线的松紧。“刚入学时,天没亮就要起来练功,韧带拉伤是常有的事,偶尔还会发生崴脚、手指骨裂的意外”,“天天都是线不离手,力求最精准的表现”。

        手上基础打得牢,嘴上的功夫也不含糊。施锦芳介绍,昆曲讲究的是“橄榄腔,水磨调”,每天起床先“喊”上半个小时练习发声,体会声音的强弱轻重;接着老师会逐字教唱腔,并通过曲子来巩固。“练习昆曲的唱念功夫时,常常会遇到发音不准、缺音等现象,为了把音唱全唱准,一段独白、一句唱词甚至一个音都要练好几个月。”

        施晓明说,初中生是练木偶昆曲比较合适的人选,他们的身体柔韧度、力量都能达到昆曲和木偶戏的要求。但他也担忧,虽然七都中心小学开设了初级和中级两个昆曲兴趣班,最后能放弃升学,投身木偶昆曲表演事业的学生可能寥寥无几,“一来木偶昆曲表演太辛苦;二来我们只参加公益演出,性质属于事业单位的合同工,薪资待遇一般。”

        “老树”发“新芽”

        在洪福木偶昆曲剧团三十多平方米的演出场所内,一曲融入昆曲唱腔的《乐居太湖》令人耳目一新,“木偶人”用其特有的动作展示着吴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台下,一个个小观众都踮起了脚跟,生怕错过精彩的表演。这出融入现代元素编排的木偶昆歌,是剧团的创新剧目。

        沈金虎告诉记者,他们希望能够把现代的知识和观念融入到创作中,使木偶昆曲更贴近现代观众,有利于木偶昆曲的传承和弘扬。

        接下来一个节目是《猪八戒背媳妇》。演着演着,后台突然出现了两个人,上演了“猪八戒背媳妇”的真人版,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

        施晓明说,在演出形式方面,剧团也有所创新,采用了人偶同台以及真人与木偶结合两种形式,带动起现场气氛。

        施晓明告诉记者,他们很想对传统曲目进行创新,但一些传统曲目场景大、角色众多,仅靠他们四个人根本应付不过来,“剧团缺少专业的道具制作室,以及导演、编剧等人才”。

        虽然木偶昆曲的发展存在着困难,但是,四位年轻的传人还是看到了希望。

        在《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上,记者看到了“姚五宝”的名字。吴江市文广新局局长金健康说,2005年,木偶昆曲被列为首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姚老也被选为昆曲木偶的苏州市级传承人。吴江提出了“以演出扩大影响力、以兴趣班奠定人才基础、剧团与昆曲学校联合培养传承人”的保护思路。“除了每年20万的资金投入,七都镇还把保护传承木偶昆曲纳入政府实事工程,正在抓紧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金健康还介绍,吴江市政府每年都会在经贸洽谈会等大型活动中,安排木偶昆曲团在中外嘉宾面前“露露脸”,并且组织参加各项省、市的比赛、演出。由洪福木偶昆剧团的4位演员编创的人偶同台昆曲《牡丹亭·游园》、《西厢记·佳期》,参加了上海世博会为期10天的吴江主题周展示演出、“乐居吴江”上海世博文化广场“周周演”活动,以及上海世博“吴江日”活动演出等。众多游客第一次见识到了木偶昆曲这种古老却又新颖的表现形式,都啧啧称奇。(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