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0日 星期二

    诗必关风始动人

    作者:赵 彤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0日 10版)

        一部电视剧成功与否,或可有三个观察点。如果能让看后的观众记住一两句台词,可以说这部作品就是有特色的;如果能让看后的观众喜欢上其中的某个角色,可以说这部作品是有功力的;如果能让看后的观众认同作品所传达的观念,可以说这部作品是有价值的。在数量巨大而品质不一的电视剧作品群落中,独具其一,已非易事,兼具三者实为困难。近期在湖南卫视和网络上热播的电视剧《夫妻那些事》把这三点都做到了。

        一句台词,出一口而入万心,想忘掉都难。“自由的反义词是孩子”。林君在故事开始时作出的这个判断,却并非林君这个角色的个人倾向。剧情中,那依持如此观点,剧情外,在当代中国城市中大量存在的“白丁”、“铁丁”和“丁狗”,也是林君的同路。这一句台词,发自70后一代的林君之口,但纠结的不仅止于她的公婆,也牵扯着荧屏外那些70后、80后,乃至90后一代和他们的父母、公婆。由此,年轻夫妻那些事,已经超出了私密叙事的范围,进入了社会叙事的领域。这部电视剧所引起的社会关注度,在于它紧紧扣住了荧屏外的一个社会焦点。小家庭乃是大社会中的一隅,家庭伦理剧与社会问题剧能够产生共振,树木和森林就不会因两隔而相失。

        “三个女人一台戏”。通俗文化在叙事构造的切入点的选择上,给我们留下过这样的提示。其精义在于,“男人戏”长于讲述“打天下”的故事,塑造硬汉式的人物,着力于外在行动,完全没有女性角色介入也有可能。“女人戏”则长于描绘“过日子”的故事,一个角色的身份兼及女人、妻子、儿媳、姐妹等多种色彩,丰富的心理表现是女性故事的优势,而完全没有男性角色的女人戏实为罕见。从“百姓日用即是道”的视角来看,“女人戏”的价值绝非半边天的故事。重要的是,看看收视率统计,我们就会发现,“打天下”的那部分同胞,远不及“过日子”的那部分同胞爱看电视剧。《夫妻那些事》的创作策略是相当精明的。

        林君、那依、安娜及其家属、亲友,撑起了一台关于白领女性、当代生活、中年人生的情感大戏。在我们的荧屏上,以人到中年的白领女性为主角的电视剧真是不多。而这部分女性,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不少。她们是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出现的一个群体。贴近现实地展现这个群体的甘苦,是《夫妻那些事》对我国电视剧创作题材丰富性的一个贡献。

        本剧集中塑造的三位白领女性,每个人身上所附着的色彩是不同的。她们本是大学同学,一如电影《女大学生宿舍》中所展现的那样,曾有着共同的专业和青春向往。她们现在还是闺密,但性格、气质和人生目标,却让她们在事业、家庭和价值观上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林君的成就与特立独行,那依的独立与游移,安娜的依附和落寞,勾勒出一幅当代白领中年女性的简图。做与嫁,是女性步入社会后的两大课题。林君,做得好、嫁得也不错,付出的精神和身体代价也很高;那依,做得好、嫁得不合己意,她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脱节了;安娜,做的虚空、嫁的虚无,她把女性的尊严让位给女人的生存。在夫妻强弱关系的设计上,林君与唐鹏是男女力量均衡;那依和王长水是女强男弱;安娜和夏宁波是男强女弱。这也就概括了现实中两性角力的全部模式。她们为坐在荧屏前的观众,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是同道者、还是旁观者,提供了一个虽简约但立体的镜像,提供了一个认同值和认识值都很高的样本。

        “女人戏”看似茶杯里的风波,但这风波里的话题,未尝就不涉及到风雨,乃至风气。

        生孩子,是《夫妻那些事》一剧的核心事件。娶妻生子,嫁人当妈,本是夫妻婚后生活的常轨。但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心态作用下,生不生、什么时候生?却又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伦理问题。而伦理问题从来就寄予着社会价值标准和取向。

        林君、唐鹏迟迟不要孩子,这让唐家两位老人焦虑万分。在伦理中国,孝道包括着子嗣繁衍这个重要内容,早生、多生对于老人来讲是福气,对年轻夫妻而言是责任。在这里香火是与中国乡土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从林君角度看,从女性自立的现代角度来看,事业是第一位的,在现代女性的价值观中,做人的位置高于做母亲。在本剧中,传统女性价值论和现代女性价值观发生了冲突。是以设计宏伟建筑为人生价值评判标准,还是以生养下一代为女性骄傲的旨归纠结在林君心中。在她进退维谷之际,本剧借助她的恩师给出了一个答案。梁老师是卓有建树的女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在她金婚庆典上,她告诉林君把握住度、用辛勤支撑住艰难,事业和生活是可以兼得的。借此,本剧把做女人和做人统一了起来。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林君所面对的是设计大楼还是生孩子的问题,也是一个“硬指标”和“软向度”的冲突。对林君而言,正如婆婆对她的劝慰,事业的台阶已经上得够猛够高了,而家庭建设的台阶还需要下功夫,她需要转变个人发展方向。在这个语境中,我们体会到的内涵,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的策略转换是一致的。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写到“音声之道与政通矣”。家长里短的故事与国计民生的大局从来就是一体的两面。

        《夫妻那些事》在艺术处理上,采用生活流的创作策略,让林君、那依、安娜三位女主人公和唐鹏、王长水、袁大头三位男主人公,分别组成行动单元,又互为知情人,建构起绵密的叙事网络。取自现实生活、且与当下高度关联的人物台词,使本剧的生活气息格外鲜活。

        “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写的这句话,是对通俗文艺创作策略的精彩概括。《夫妻那些事》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