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报道和典型报道能够做到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吗?中央电视台近期两个“走基层”系列报道《招工局长》和《重访郭明义》,用一路攀升的收视率和热烈的社会反响,给新闻界以启发。日前,中央电视台召开“走基层”报道业务研讨会。来自中宣部、中央电视台、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及搜狐网等相关人员及专家,从“当代雷锋”郭明义、“招工局长”陈家顺两个典型报道入手,围绕如何在“走转改”报道中创新典型宣传和主题宣传,进一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从理论和业务层面进行了探讨。
“走近你”,不仅仅是空间的距离
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有一个重要的口号:“走近你”。简单的三个字拥有并不简单的内涵。这既要求新闻表达手法的不断创新和提升,更要求新闻记者与群众心理上的贴近与亲近。
在《招工局长》中出现了用照相机记录下的视频。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部记者高忠解释说:“我们这一次基本上采用的是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这样做是为了能够捕捉到每一个有记录价值的镜头,这样才可能完整记录这些片段和细节。”
“我们的脚上不仅要沾满泥土,而且我们走起来要有感觉,才能够找到最细微的东西。采访作风是真正能够影响到我们的采访对象的,现在采访郭明义的记者特别多,但是很多记者来了就采,采了就跑。”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记者吴闯,用一个月的时间跟踪拍摄了《重访郭明义》。
“我觉得我们不能在拍摄中丢弃对人物的关注,这种人文关怀是不能丢失的东西,而且要尽我们最大努力去理解这些人物,去接近他们。在我的理解中,我觉得‘走转改’揭示出了普通人物的光辉,这是一种人文关怀的最大呈现。”高忠在拍摄时感受深切。
中宣部新闻局副巡视员张文祥《融入的力量,精品的途径》的主题发言,给了“走近你”更为深刻的阐释。她说,阐述平凡中的伟大,唤起人们对美好明天的希望,了解国情,掌握民意,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社情民意统一起来,这是新闻媒体的责任。两组报道,一个是身边的好人,一个是重大的典型,但都从不同侧面对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做了充分诠释,当代的好人学雷锋,当代的雷锋说雷锋,节目中出现的是一群群再普通不过的人,一举一动都那么平常自然。
“我怎么才能在翻译的时候不哭呢?”
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报道感动了日本人。据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介绍,中央电视台新闻类节目,已经有了日文的同声传译。一些日本观众包括媒体及翻译“走基层”的口译者,看了以后都翻译不下去了,痛哭失声,他们问中央电视台工作人员,“我怎么才能在翻译的时候不哭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指出,现在我们的对外宣传报道中,对基层的缺失是一个问题,有力量的报道并不多。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央电视台推出“走基层”的报道,确实弥补了空白。“我觉得从中央电视台的层面上现在已经认识到像‘走基层’这样的报道,它已经不仅限于我们国内宣传的需要,或者对国内受众的启迪,其实它对整个全球传播的大环境,也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回应。”史安斌甚至期待“央视体”在全球传播的出现,“我们更应该创造央视体,所以借助这样一个‘走基层’的报道,为全世界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个启示,这也是提升国际传播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认为,其实世界各地的主流媒体,都面临草根媒体日益强盛、话题设置能力普遍降低的巨大冲击。通过央视“走基层”节目看到的是,主流媒体正在走自己的原创、贴近和观点导向的道路。因为主流媒体的权威性肯定是通过观点体现出来的,主流媒体的本质是体现在素材的加工上。胡正荣说,现阶段的“走转改”报道有很多已经做得很好,下一个阶段要做更多的总结归纳再提升,可能会慢慢提炼出独具特色的主流媒体传播方式。
不只是回归,更是升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在《论走转改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的主题发言中认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把看到的、听到的东西,能够真实地反映上来,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实际上它是一种价值回归、本位的回归,也是新闻工作基本理念的回归。他认为,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毛泽东提出的整顿“文风”;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当中,提出文风问题和作风是紧密相连的;近年来,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执政理念,都为新闻改革创造了基本的理论前提。
搜狐网总编辑刘春认为,“走基层”的节目是我们当代社会媒体价值的一种回归。“走基层”的节目把目光投向现实,投向生活,投向普通人,关注疾苦、传递温暖,让人们感受到力量,这是一种久违的电视给我们的感觉。这是对电视界“娱乐至死”风气的有力回击。
胡正荣则认为,这不只是一种回归,更是一种升华。他说,因为现在的新闻媒体、现在的舆论环境和信息渠道跟以往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在思考电视新闻做“走转改”时,更多的是需要用电视新闻价值升级的思维来看这个问题。他认为,央视在“走基层”里面,让人们看到报道真正做到了作为一个主流媒体的原创性、一手性和独家性,这不是来自于根据互联网的再炒作,所以通过“走基层”,央视引起话题的设置能力前所未有。(本报记者 柳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