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公益组织,它倡导旅游者在出行前准备少量书籍和文具,带给沿途的贫困学校和孩子。这个组织名叫“多背一公斤”,创立于2004年,成立之初就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至今已经收录上千所贫困学校的信息。
虽然是个公益组织,但“多背一公斤”却一直强调“旅游为主,公益其次,不要喧宾夺主”。活动的发起者余志海认为,“多背一公斤”是旅途中的举手之劳,能做固然有收获,不做亦无伤大雅。因此,该组织一直强调,志愿者不必将公益作为旅游目的,这样反而会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
这样的理念,在许多人看来是将志愿者精神“降了格”,却恰恰符合当下大多数年轻人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一个人只要发挥出自己少部分力量就行,只要有成千上万这样的‘微小力量’,它的价值就不可估量。”在这个朴素理念的指引下,“多背一公斤”活动得到旅游爱好者的广泛认同。活动开展第一年,他们就带动捐助文具超过1万份,书籍超过3000本。
今年春节期间,光明日报刊发了“两个大学生的爱心假期”系列报道,讲述吴立强、李进两位大四学生放弃春节团聚,一路旅行到贵州偏远山区,为当地贫困家庭免费拍全家福照片的故事。两人在旅行路上的爱心行动和他们对社会、人生和梦想的思考,通过媒体报道之后,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
其实,无论是“多背一公斤”组织,还是吴立强、李进这两位大学生,他们都在做同样的事情,那就是在追求自己快乐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也就是在“学雷锋”。有人认为这不是真正的“学雷锋”,或者只是学到了雷锋的表面,并没有体会到雷锋的大公无私,以及将奉献作为人生至高追求的境界。但如果换个角度看,让当年那个爱美、爱照相、喜欢穿皮夹克的模范青年“穿越”到现在,相信他与今天很多热心公益的“文艺青年”并没有太大区别,如果有区别,也是他的认识和觉悟更高一些。
时代在变化,环境在改变,人们的认识自然也会不断变化。但对雷锋精神的实质,人们的理解却始终坚定。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做完好事后一句“我这是学雷锋哪!”,无形中透露出的是他们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在为此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时代的年轻人对高尚与美好有他们自己的理解:奉献不是生活的全部意义,付出也不一定意味着要失去一切,“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成为更多年轻人的价值追求。
古人有言:“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说的是风景,对于道德,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社会需要“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道德圣地让人们仰视、追求,让人们得到心灵的感悟;也需要“小桥流水、绿柳红花”的家常美景,让人们容易亲近、易于创造。当下许多志愿者组织,其实就是用他们的行动,在为雷锋精神书写新的时代注解。这样的注解,不仅不会淡化雷锋精神,还会让雷锋精神更容易接近,焕发出时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