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5日 星期四

    主题访谈·城市建设与公共管理

    建设城市宜居的理想家园

    《 光明日报 》( 2012年03月15日   14 版)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长沙市市长张剑飞——

        记者:作为湖南省的省会,长沙市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主要成效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张剑飞:要将长沙建设好,重中之重就是要在提升品质上做文章,从某种程度上说,品质就是价值,品质决定品位。这几年来,我们大力推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造“街区整齐、色彩素雅、风格简洁、建筑精致”的宜居城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打造了一批精品工程。牢固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理念,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了橘子洲景区、营盘路过江隧道等一批精品工程,工程建设质量优良率由2007年的36%提高到2010年的45.4%。

        市容环境明显改观。大力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确保城市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规范设置早夜市疏导点75个,引导数万名流动商贩入室入场入点经营。

        记者:长沙多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现在这个称号已经成为长沙的终身荣誉。作为这座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市长,你怎么理解城市的幸福感?

        张剑飞:早在2008年,我市就提出要“努力把长沙建设成具有国际视野、人们引以自豪的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

        我认为,城市的幸福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生活比较殷实。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城乡居民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二是人居环境优良。生态环境友好,交通出行便捷,群众对城市有拥有感。三是民生保障有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教育、医疗等焦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社会和谐安定。群众文化生活健康向上,社会秩序稳定,城乡文明程度较高,人民群众有安全感。

        记者:您认为要如何定位一个成功的城市,长沙目前算成功吗?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张剑飞:城市是人们聚居的地方。一个成功的城市,应该有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有较强的幸福感和归宿感。

        在城市建设上,我们提出把长沙打造成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城市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建立了全民创业绿色通道,每年安排不低于5.5亿元创业扶持专项资金,鼓励全民创业,长沙在创业富民道路上走在全国前列;在城市建设中,十分注重保护自然生态,打造优良的城市品质,初步形成了“城在山中、房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格局;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到解决民生问题上,把发展成果转化为老百姓切切实实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报记者 冯蕾 龙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