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各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庄严承诺。
不论是两会前的民意调查,还是会上代表委员的讨论发言,反腐倡廉历来都是两会的热门话题。在民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的大背景下,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既充分肯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明显成效,也纷纷为进一步建设廉洁高效政府和加强反腐败工作建言献策。
惩治腐败保持党的纯洁性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里,反腐败职能部门办案力度持续加大。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年共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4843人,移送司法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777人。全国检察机关同样突出办案重点,加大办案力度。今年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去年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567件44506人,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524人,其中厅局级198人、省部级7人。
“党的纯洁性与一切腐败现象是根本对立的。”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代表认为,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突出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强化关键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教育,发挥案例剖析和案件通报作用,使崇尚廉洁、鄙弃贪腐成为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保持党的纯洁性既要靠自觉,更要靠纪律约束。”他强调说。
“在强化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方面,我们提出纪委要当好一把伞,为敢于创业改革者遮风挡雨;当好一柄剑,对腐败分子该出手时就出手;当好一座桥,通过反腐倡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广东省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代表说,近年来,湛江的实践证明,反腐倡廉建设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强保证。
全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今年是中共中央出台《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关键一年。中央提出,要确保工作规划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认真总结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成功经验,谋划好下一个5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民建海南省主委施耀忠委员认为,中共十七大以来,我国反腐倡廉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但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现象仍比较突出。他建议,要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牢牢把握监督和预防这个主题,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前干预,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使领导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
“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大力打击贪腐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广东省纪委副书记钟世坚代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广东将成立省预防腐败机构,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信息共享机制、预警机制,整合资源构建强有力的“防腐网络”。
钟世坚表示,构筑防腐网络一方面要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监督工作意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立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确保权力使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资金运用安全,干部成长安全。
北京市检察院检察长慕平代表介绍说,北京市检察机关当前在查处职务犯罪过程中,更加强调落实“惩防一体”,更加重视预防工作。从2011年开始,他们针对一些单位风险防范点找不准或缺乏应对措施等问题,要求办案检察官每办结一起案件,就到案发单位找准风险防范点,发现问题及时建议改进。
“去年,北京市检察机关通过办理案件,帮助相关单位查找漏洞并完善风险防范机制达500多个。现在这些单位都建立了风险防范机制。”慕平代表说。
敢于向奢侈浪费“亮剑”
过去的一年里,中央有关部门在抓好反腐倡廉各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的同时,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民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先后开展了公款出国旅游、“小金库”、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公务用车等专项治理,严格“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治奢’与‘反腐’同样重要。”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代表认为,腐败问题受公检法司、纪委、法律等“硬杠杠”制约,官员往往会有所顾忌,而奢侈浪费问题处在自律和他律之外,就会肆无忌惮。
为此,李殿仁代表提出,首先要在全党大兴勤俭节约之风,营造奢侈浪费就是犯罪的政治空气。二是实行透明的预算政策,用“阳光财政”监督预算支出。最重要的是管好干部,要把“奢侈浪费”这一指标纳入对官员的考评体系,各级党政机关尤其是纪检监察部门要敢于向奢侈浪费“亮剑”。
公款吃喝是一个老生常谈和老大难的问题。九三学社中央在今年提交两会的《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中指出,公款吃喝不仅影响和干扰了政府正常工作,还吃“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吃“掉”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庞大的公款吃喝数额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挤占了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
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国情,从财务报销、网上公示、外部和媒体监督、行政绩效考核以及反浪费立法等多个维度,构建立体式严密的制度体系。
公众对“三公”经费的关注,绝非简单的少花钱、不花钱,关键是账目要明明白白、使用要合情合理。湖南省监察厅副厅长李利君委员建议,一要积极探索和实行“三公经费”支出预算具体到项目和岗位,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花钱必须严格按照预算;二要加大对“三公”经费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三要建立“三公”经费支出预警机制,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加大联合监督力度。
本报记者 赵 达 柳 霞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