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2日 星期一

    陕西统筹科技资源取得突破

    2011年技术交易合同额首次突破200亿元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2日 15版)

        本报西安3月11日电 记者杨永林、张哲浩日前从陕西省有关方面获悉,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和探索,承担国家重要使命的陕西省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已经取得重大突破。2011年,陕西省技术交易合同额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了215亿元,同比增长了109%,居全国第五位,比上一年提升了四位。自主创新能力也从2010年全国排名第十四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十二位。目前,该省已呈现出科技资源大统筹、技术交易大增长、科技金融大融合的繁荣局面。

        据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省长赵正永介绍,破解“陕西现象”,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直是陕西省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既是国家赋予陕西省的重要使命,也是陕西省围绕主题主线要求,在“十二五”实现赶超迈入中等发达省份的重大举措。为此,2010年以来,陕西省围绕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大调研、大摸底为切入,以破解科技资源分离、分散、分割等体制障碍为突破,以解放科技人员、释放科技能量、开放科技资源和市场为手段,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发展规划草案》、《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若干政策》、《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和6个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文件,不但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找到了路径,也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持。

        据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奚正平介绍,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陕西省资源分割的壁垒已经被打破,全省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已经在四个方面取得了突破。一是以大平台为支撑,建设了统筹科技资源的“一中心一基地”,为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和融合提供了有效平台。二是以大项目为牵引,通过顶层设计,按照政府与企业出资不低于1:10的比例捆绑资金,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实现了有效聚集。2011年共组织实施22个重大项目,财政仅投入3亿元,撬动企业投入超过100亿元。三是以强化“中试”为突破口,建立了21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完善了六家工业技术研究院运行模式,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加强“中试”能力,促进了科技产业大发展。四是以制度为保障,建立“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制度,打破了人事关系“终身制”,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科技人员的合理流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