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2日 星期一

    主题访谈·教育、职业教育与就业

    教育应以惠民为本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2日 06版)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

        记者:江苏提出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个目标对于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

        沈健:江苏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探索教育现代化建设,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后,江苏主要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有望从目前的9年再提升3年。

        但是,教育现代化不是简单地从基础教育到高中教育期限的延长,而是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都综合起来考虑。这样,数量达标的同时,还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记者:2011年底,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百姓对本地教育现状、群众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满意都达到了70%。这一成绩是如何做到的?

        沈健:江苏坚持教育优先,建立健全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和受教育者家庭合理负担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明显提高,2012年,超过18%,2015年,高于中央核定比例。江苏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城乡、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实施了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记者:一直以“讲究实效”为根本、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的江苏教育,下一步将如何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沈健:为把各大教育民生幸福工程落到实处,2012年江苏将着力办好十件教育民生实事。

        一是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二是启动实施农村薄弱初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三是组织培训6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四是组织100所中职学校承担1.23万名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任务;五是重点帮扶特殊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六是启动农村中小学风雨操场建设工程;七是实施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八是对义务教育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放生活补助;九是启动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车安全工程;十是深入开展教育行风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