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1日 星期日

    开放日传真

    “地球第三极”的增长奇迹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1日 03版)

        天上西藏,万里画廊,这是一片生态净土;生机盎然,希望无限,这是一方发展的热土。怎样既保持经济的增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又加强生态保护,不破坏雪域高原的一草一木和一山一水?西藏代表团的代表们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重投入:利在当下,功在千秋

        3月7日,西藏代表团的开放日上,原本预备的45个座位被中外记者“抢占”一空,整个人民大会堂西藏厅挤进了170多位记者,近50台摄像机将镜头对准了西藏团的20位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代表向记者宣布:“2011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超600亿元,比上年增逾一成。”在场的记者对这“地球第三极”的增长奇迹有些惊异。

        白玛赤林代表告诉记者,西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49.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去年西藏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5861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5%……他特别提到了去年全面投入试运行的“电力天路”——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这项在世界最高海拔、高寒地区建设的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输变电工程将和青藏高原上皑皑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高高的唐古拉一起,守护着永恒的光明。

        像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一样,国家支持的重点项目成为拉动西藏经济的重要力量,也为西藏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十一五”期间,西藏的188个规划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到2010年底,109个竣工投产,累计完成投资871亿元。在中央投资的有力带动下,西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56亿元。

        “十一五”时期是西藏历史上投资力度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最显著的时期,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大大缓解,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向巴平措代表表示,“十二五”时期,中央针对当前西藏最突出、最紧迫的困难和问题,坚持妥善处理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安排了226个建设项目,投资力度和项目数量都再上台阶。

        重特色:发挥优势,自我造血

        5100米高原优质水资源,原来都是白白流掉,现在通过现代化设备罐装,再从青藏铁路运到全国各地。“这几天在北京的许多地方都喝到了5100米高原的矿泉水,我特别高兴。”拉萨市市长多吉次珠代表自豪地告诉记者,“去年,5100水资源有限公司还在香港上市,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新品牌和新名片。”

        “提升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做强第三产业,着力推进跨越式发展。”白玛赤林代表说,西藏把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藏医药、民族手工业、特色农牧业、优势矿产业等特色产业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正成为西藏重要的“造血”产业。

        现在,旅游业已成为西藏的支柱型特色产业,白玛赤林代表介绍,去年西藏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50万人次,同比增长22.1%,实现旅游总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7%。特色产业对西藏的民生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旅游业带动西藏5万多人的就业。

        “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发展中绝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阿旺代表说。据悉,5100水资源有限公司为了保持西藏当雄的原始生态环境,非常重视工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坚持在高海拔水源地建厂,水源引出后进行原产地封装生产,避免开山引流对环境的人为破坏;为保护生态环境,在水源地60平方公里的地区建立了生态自然保护区,对整个开采过程实行24小时远程监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惠民生:得民心,促稳定

        海拔相对较低、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林芝地区要成为全国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和西藏的“菜园子”、“果园子”、“花园子”、“肉篮子”——西藏林芝地委书记赵合代表谋划着发展的蓝图,“今年,我们力争完成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22元,进一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经济发展了,夯实了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物质基础。”向巴平措代表如是说,“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向民生领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体说来,要把教育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把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惠民生,得民心,促稳定”,西藏代表团的代表们一致认为,要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扎扎实实做好西藏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维护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

        (本报记者 张玉玲 危兆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