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结束近40分钟后,张海迪委员才坐着轮椅离开会议室。
3月10日上午11点15分左右,全国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讨论刚结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就被记者们围住了。
身着浅蓝色外套、“脚”穿绛红色皮靴,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她耐心回答记者们的一个个问题,还不时爽朗地笑出声来。30多年过去了,她的坚毅、阳光依然感染着每一个与她交流的人。
“细点、细点、再细点。”张海迪说,我们对残疾朋友的关怀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工作还可以做得更加细致些,要让残疾的兄弟姐妹不再有烦恼,让他们的家人不再感觉沉重。
“我们去乘飞机时,机场准备了专门的轮椅,其实我们更习惯坐自己的轮椅,我们觉得这样更好些。”张海迪专门举了这个例子。她接着说:“我在残疾人用品商店里看到许多方便残疾朋友的商品,比如有可以套在手腕上用的勺子等等,这让我看到了社会的进步﹑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但是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对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记者的采访,她不失时机地向台湾盲人朋友推介位于北京的中国盲文图书馆,“我相信去了之后会感到惊喜,有很大收获!”
同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的聋哑女画家高晓笛委员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手语翻译比划着告诉她海迪与记者交流的内容。高晓笛还不时用手给海迪抚摸后背。“这样一个劲地抬头说话,对她的脊椎不好。”高晓笛用手语告诉记者。
“海迪主席长期为残疾兄弟姐妹着想,我们都尊重她,她值得我们学习!”高晓笛委员这次还带来了十几幅自己精心绘制的反映张海迪成长历程的画。
“其实海迪最近身体并不好,需要多休息,但对记者的采访她总是很耐心,她其实是想努力为残疾的兄弟姐妹们鼓舞与呼吁!”陪伴着海迪委员的工作人员王雁语调低沉了下来,“我们很心疼她的身体。”
一位多年采访两会的女记者也发现,海迪的白头发悄然多了起来。
王雁几次试图想推着海迪出去,但终因不忍心让踊跃采访的记者失望而中断。采访持续了近40分钟,张海迪才得以离开会议室。
“谢谢了!”还是那副灿烂的笑脸,张海迪委员与记者们挥手告别。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李 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