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环绕的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全小学,一个男生冲到校长办公室哭诉:“不能让胡静老师离开啊……”
胡静是2011年毕业的首批免费师范生,在这里实习期满后,即将被派往更为偏远的农村小学任教。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全国人大代表、这所小学的校长蒙兰凤。
为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加入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从2007年起,国家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经过4年学习,首批绝大部分免费师范生回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教。他们为乡村教育带来一股股新风。大山深处的湖南通道县,就是其中之一。
谈及这一制度,蒙兰凤代表称赞连连。她以当地一所农村小学为例:原来60多名教师中就有12名代课老师,学校负担重,日常工作很难运转。免费师范生的到来不但解决了人员短缺的燃眉之急,还为这所寂寞的乡村学校注入了生机。
“只是目前来看,每年到当地任教的免费师范生只有20多人,对于师资十分匮乏的农村学校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蒙兰凤代表说。
她经调研了解到,市里通过招聘特岗教师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等措施,每年八成的师资缺口可以解决。但是,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的免费师范生却只占其中一成。
通道县第一完全小学虽位于县城,但仍属广义的农村地区,对免费师范生的需求同样迫切。蒙兰凤代表回忆,学校上次引进普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还是在2000年以前。
“由于偏远山区的地理劣势,和农村教师工资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很多年轻老师不愿来。即便从社会上招到了老师,质量也良莠不齐。”她说。
对于农村学校来说,教师年龄结构老化问题较为突出。蒙兰凤代表介绍,她所在的学校,109个老师里最年轻的也已超过30岁;50岁左右的老师更是占到一半,三年到五年内当这批教师退休后,学校将面临巨大的师资缺口。
2011年,几十名免费师范生来到这所学校,进行一学期的教学实习。今年年初,又有一批免费师范生如约而至。蒙兰凤代表从这些新鲜血液中,看到了农村教育的未来。
“虽然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学经验不够丰富,但在教育理念、专业素养和职业激情上,都具备了成为优秀教师的潜力。”蒙兰凤代表说。免费师范生们鲜活的教学手段、丰富的专业知识,让这些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们着迷。于是,出现了文前提到的那一幕。
师资充裕了,民族文化进学校等设想也得以实现。“利用大课间,我们2000多个学生一齐跳起侗族舞蹈‘哆耶舞’,随着‘耶-耶-耶啰-耶……’的节奏,整个操场都舞动了起来。”说这话时,蒙兰凤代表深深沉浸在那一刻。
蒙兰凤代表说:“我们需要更多免费师范生。”她建议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重视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并在数量上进行充实。对学校教师的编制,要重新审定和安排,使免费师范生进入学校获得制度保障。她还形象地说,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要作好“天气预报”,每隔几年要对当地师资缺口进行调查摸底,及时掌握免费师范生的需求量,上报给国家,进行有计划的培养。
(本报记者 贾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