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包小笔记本,5盒圆珠笔……这就给你装好,你过来时直接就能拿走。”
在吉林省长春市光复路批发市场太平街上,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店面仅有5平方米,在两排堆满纸、笔、本等文具的货架中间,是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道。
店主夏志国坐在门口,接着电话。要不是倚在凳子和墙壁中间,他旁边那张满是划痕、褪了颜色的小木桌,恐怕早就散架了。夏志国推开桌上的塑料杯,在记事本上记下订单。
就是这家再平凡不过的5平方米小店,就是这对一分一厘赚钱、节俭度日的夫妻,14年间,走进30余所学校,为8000余名学生送去文体用品,捐献物品金额近60万元。
一双大眼睛感动夫妻俩
1954年出生的夏志国不仅经历过贫困的童年,还赶上过知青下乡。夏志国说:“插队时,老乡们都对知青特别好,有好吃的紧着我们来,两年后还把我推举回城,做了一名人民教师。”
后来,妻子陈玉珍下岗,推着小车在光复路上卖起文具。她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准备,晚上一直等到路上没有行人了才收摊回家。“要是哪天挣得不多,我第二天就得更早出摊儿,更晚回家。”陈玉珍说:“那时候,利润都是按厘算的,最低的只能赚到1厘钱。”经过几年辛苦打拼和省吃俭用,陈玉珍终于有了自己的柜台,后来又租下了现在的门市。
上世纪90年代,一张“大眼睛”的照片被新闻媒体播报,照片里的主人公——安徽省大别山区一位农家女孩,成了农村千万贫困失学儿童少年的缩影。夏志国和陈玉珍也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了这双“大眼睛”。
“我至今还记得,照片里的那个女孩眼睛很大,短头发,右手握着笔,目光凝视着前方。”夏志国回忆说,“我们俩口子当时就被打动了。”夏志国看过过去孩子的苦,也知道现在孩子的甜,却怎么也想不到生活都变好了,农村还有那么多苦孩子。
“是党的好政策让咱富起来的,咱理应感谢党,理应为那些念不起书的孩子做点什么。”陈玉珍坚定地说,“咱有那么多文具,你就捐吧。”陈玉珍的话说到了夏志国的心坎儿里。
捐出的文具能压瘪轮胎
“具体我也记不清名字了,只记得是一家慈善机构。”在妻子的支持下,夏志国双手各拎了一兜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样品,找到了长春市一家慈善部门,表示自己想要捐赠。
“那些农村孩子准没见过你这些文具,我们太需要了,你有多少?”工作人员看到夏志国拿来的新式文具,高兴极了。
“我有一库房,你们啥时候想要,都可以来找我。”留下了地址和电话,夏志国就离开了。
夏志国回忆,大概过了两三天时间,那名工作人员找上门来,问他东西还捐不捐了。“咋不捐?”夏志国没有丝毫犹豫,找来几名装卸工,从库房里一箱箱地搬本子、铅笔、钢笔、橡皮……“好几个人忙活了整半天,装了整整三大车。”
装车时,陈玉珍总是亲自跳上车,把一箱箱文具摆得整整齐齐,为的是节省空间,多给孩子们装点东西。“我哪回从车上跳下来,都看见司机直咧嘴。为啥?因为轮胎都被压瘪了,他心疼车呀!”
“亲眼看过那些孩子,就停不下捐赠的脚步”
时隔13年,夏志国夫妻依旧忘不了1999年的春天,那是他们第一次亲手把文具送到一所贫困学校学生的手上。夏志国说:“那学校破得连围墙都没有,桌椅就没有腿儿全的。孩子们看到新文具,笑得比过年都开心,拿到一根铅笔都跟得了宝贝似的,跑到我们身边一次又一次地说谢谢……”
从那以后,夏志国夫妻平均每年都要找两所农村学校捐赠文具,几乎走遍了长春市所有的县市区:九台市营城第二中学、九台市九郊乡小河沿子村小学、德惠市五台乡新胜小学、二道区四家乡小学……
夏志国夫妻说,时间过去太久了,有些去过的学校他们已经记不清校名了,有些学校可能已经不存在了,可他们永远忘不掉孩子们期盼的眼神,永远忘不掉孩子们开心的笑脸,也永远不会停下捐赠的脚步。
2008年,夏志国患上了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只能靠双拐走路。患病后,夏志国哪儿也不愿意去,却坚持给贫困孩子送文具。2010年9月,他和妻子一起,带着整车文具,来到榆树市土桥镇的两所学校。
操场上,各式各样的文具摆满了十来张桌子,孩子们不停地跳起来鼓掌叫好。“我一只手拄着拐,一只手给孩子们分文具。他们拿好东西后,都会向我鞠躬,说谢谢。”夏志国说,孩子们始终觉得无法表达心中的谢意,最后还为他系上一条红领巾。
其中一所受捐赠学校——榆树市土桥镇十四户中心小学的校长赵福利说,“夏大哥带来满满一货车的东西,多得我们一个学校根本用不了,后来又送到乡里其他小学,整个乡900多个学生都受益。夏大哥走时还说,他还会再来……”
“孩子们缺啥,老夏就给送啥”
“我认识老夏一家有十来年了,老夏一家也帮助我们辖区的学生十多年了。”长春市二道区东站十委社区副书记张玲说,十年里,她没看过老夏两口子穿过一件名牌衣服,现在用的还是一部和座机绑定在一块儿的小灵通。
采访中,记者多次踏进夏志国夫妻的小店,每次都是下午。因为上午顾客比较多,一来是怕耽误夏志国的生意,二来这个5平方米的小店也实在站不下几个人。
小店门上的两竖条儿玻璃是屋里唯一能射进阳光的地方,夏志国就坐在门口。长春的3月,尽管阳光照进来,却没有一丝暖意。站在店里十几分钟,记者就冻得手脚冰凉。按理说,夏志国患股骨头坏死的腿是不能着凉的,可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他腿边放着的电暖器却始终没有打开过。为了省电,夏志国一直用热宝暖手暖腿。
张玲说:“老夏两口子对自己‘抠’,可从不对孩子们‘抠’。孩子缺啥,他们给送啥,那些捐赠的文具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老夏店里经营的,像图书、水彩、书包,都是他们掏钱去商场买回来的。”
“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学生家里也都不富裕,夏大哥两口子带来的那些文具,有好多孩子都没见过。学校里缺体育器材,他们就拿来足球、篮球、排球……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并不是人家店里经营的。”
“从爷爷奶奶送我东西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我还剩下一多半没用呢。估计到我小学毕业了,也用不完。”
“文具盒、卷笔刀、练习本……那天我拿到的文具有十几样,光铅笔就几十根。我从小到大加一块儿的文具,都没有这一次得到的多!”
“我一直喜欢踢足球,可家里没钱买,脚痒痒时,就只能踢踢水瓶子。夏爷爷送我足球那天,我就一直搂着它,乐得一宿都没睡。”
永不停止的爱心接力
“我们啥也不图,只要能给孩子们带去点快乐和希望,也就满足了。”夏志国夫妻说,这些年过去了,他们唯一的纪念就是一本红色名册。
这本名册记录着2006年以后,夏志国夫妻俩的捐赠之路:同心小学、八道街小学、劝农中心校……5米长的名册,正反两面都快被写满了,里面不仅有数千个受捐赠学生的名字,还有孩子们留给这对慈善夫妻的祝福。
“不仅是真诚的祝福,孩子们的行动更打动我们。”陈玉珍说,有一年的3月,她和丈夫下乡给孩子们送文具。那天天特别冷,因为装车,他们比预计的时间晚到了一个小时,孩子们就站在校门口等了一个小时,脸冻得通红。“我让领完文具的孩子赶紧进屋暖和去,他们却怎么也不肯走,说一定要记清楚爷爷奶奶长什么样儿……”
“为了孩子,只要我还能走路,再捐50次、100次都可以。等我走不动了,还有我儿子呢!”夏志国说。
听父亲提到自己,一直不吭声的夏亮更加腼腆。31岁的夏亮是夏志国的独生子,也是小店里唯一的搬运工。尽管跟着父母一分一厘地赚着辛苦钱,却同样毫不吝啬对贫困孩子的捐赠。每次父母去捐赠时,他都主动帮着装车,最怕的是送过去的文具不够孩子们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看看哪儿有空,再塞点儿!”
夏亮说:“放心吧,爸,等您走不动了,我背您去。要是等我也走不动,您那些孩子也长大了,他们也会做和您一样的事。”
在红色名册的第一页,有这样一行稚嫩的笔记:“夏爷爷,您对我们的帮助,我们将永远铭刻在心,我们也会像您一样把关心、帮助他人作为生活中最大的快乐。”
(本报记者 曾 毅 本报特约记者 任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