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6日 星期二

    实在 精练 到位 振奋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 光明日报 》( 2012年03月06日   07 版)

        这一刻,穿越2011世界经济的颠簸动荡,风风雨雨,中国经济航船平稳驶过“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新的春天再次扬帆起航。

        这一刻,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实在、精练、到位、振奋”,一份出色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答卷”——政府工作报告赢得了代表委员的交口赞誉; 

        这一刻,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上。“存在问题敢于正视,主要任务民心所向,坚持改革充满信心”——政府工作报告让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 

        中国信心铸就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必将再写中国辉煌。

        开局:攻坚克难 来之不易

        “从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2011年中国经济的最大成就是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物价特别是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开始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代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2%,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4.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8.4%和11.4%。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代表说,在世界经济增长3%左右的大背景下,中国这样一份“国富民强”的答卷彰显了中国崛起的势头以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农业稳,天下安。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连续5年超万亿斤。“这一消息对农业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登海代表告诉记者,他最高兴的就是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在放缓脚步,为的就是逐步告别粗放式增长,转变发展方式,苦练内功,下大力气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董事长周纪昌委员深有感触地说,“创新是企业抵御危机的最好法宝,过去我们习惯以低成本优势占领市场,现在要靠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

        同样收获的还有沉甸甸的文化果实。“总理在报告中提到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与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一脉相承,必将进一步为奋进中的文化体制改革增添强劲动力,推动改革向纵深挺进。”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代表表示。

        改革:脚步稳健 力求突破

        政府工作报告打开了改革发展新的蓝图,转变发展方式、实施科学发展的内在诉求跃然纸上。

        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指出:“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局面”、“继续抓住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着力扩大内需”、“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切实改善民生”……一系列关键词指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报告提到,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内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这些结论都是基于当前国内外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从中也能感觉出中央很深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代表说。

        “总理说得很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代表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当务之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的历史战略机遇期,稳中求进,攻坚克难,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调低到7.5%。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委员认为,告别对高GDP的追求,意味着中国经济将专注于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谋求更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报告着重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今年工作的重点。“鉴于国际市场萎缩,以及中国处于消费需求全面释放阶段的现实,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扩大消费需求,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不断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委员表示。

        民生:情系民众 温润人心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跳动着的民生脉搏,奏响了继往开来的时代强音。

        报告把保持物价水平稳定放在突出位置,提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的目标。“目前我国物价水平仍处于高位,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提出这一预期目标彰显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切和防控物价上涨的决心。”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表示,“关键是居民收入增长要快于物价上涨,尤其不能让物价影响农民收入,要采取措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产品价格。”

        就业是民生之本,眼下各地出现的“用工荒”现象显示今年就业压力很大。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河北省邯郸百货集团总经理韩玉臣代表表示,就业问题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各地都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

        “截至2011年底,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成就有目共睹。”中国红十字会曲阜医院院长姜健代表说,2012年医改进入关键年,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最终破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政府工作报告已经给出今年的保障房建设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郭国庆代表认为,保障房建设不仅是落实老百姓安居工程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抑制投机的重要手段,意义重大。下一步要逐渐完善保障房的分配、管理等制度,确保其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教育:切好这块 “教育蛋糕”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这引起了江苏代表团的热议。

        数字“4%”最早出现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里,19年的长跑终于进入最后冲刺,4%目标将在今年实现。

        教育投入的增加,不代表教育就能办好,如何切好这块“教育蛋糕”,成了江苏代表热议的话题。

        江苏省启东高级中学校长王生代表说:“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路径。如果在师资、设备、设施上达标的话,义务教育根本上就均衡了。”从2012年起,江苏向全省各类学校安排扶困助学专项资金31亿元,资助1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向义务教育学校(含批准设立的民办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放生活费补助,切实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营养状况。目前,江苏已有77个县(市、区)达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到2020年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将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扬州大学校长郭荣代表说:“报告指出,要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对于高校而言,教师是办学的主角,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应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引进高端人才。”“十二五”期间,扬州大学在招聘江苏省特聘教授的同时,每年还招聘5名左右学校特聘教授,10名左右讲座教授,以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风好正是扬帆时。人民的期待凝聚成的强大合力,必将推动中国这艘巨轮在新的一年乘风破浪,再谱华章。

        (本报记者 温 源 邢兆远 吴春燕 郑晋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