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3月3日电(记者王晓樱、魏月蘅 通讯员林红生)“我们已经掌握了大批量生产油棕组培苗的技术,这就是我国首株移栽成功的油棕组培苗,目前长势良好。这对解决我国‘粮油争地’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林位夫指着花盆里一株20厘米左右高的小苗自豪地告诉记者。
油棕是世界上单产最高的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相当于大豆的8倍、花生的6倍、油菜的10倍,远远高于其他油料作物,被誉为“世界油王”。由于我国油料自给率仅为40%,油脂消费严重依赖国外进口。其中仅棕榈油每年的进口量就有600多万吨,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13%以上。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于1998年启动油棕引种试种工作,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于2011年获得了第一批组培植株,同年12月首株组培苗已移栽成活。截至目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已经掌握了油棕种植的开垦、育苗、定植、施肥、授粉和收获等核心技术,初步形成了与油棕新品种相匹配的丰产栽培技术,初步查明我国适宜油棕种植面积在500万亩以上,我国棕榈油产业化生产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