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4日 星期日

    学生动手唤醒沉睡的文化遗产

    ——探访首个“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4日 10版)
    学生们在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拼装“中国馆”模型,体会斗拱的妙处。 本报记者 颜维琦摄

        拿起竹帘放入纸浆箱,轻轻晃动,慢慢抬起,隔水之后就在竹帘上结成一层薄薄的纸。在上海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孩子们开心地体验了一回手工抄纸、活字印刷、古代装帧的全过程。

        这里是首个“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上海市长青学校四(二)班的姜圣荣和徐吴炜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们的作品:“这太有意思了,以前都是看书上的介绍,自己动手做一次,才发现古人的发明这么有趣!”

        动手体验,古代文明“活”了

        唐人白居易诗云:“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你知道,夹缬是什么样的?

        古代木结构建筑屹立千年不倒,你知道,斗拱、榫卯是如何运用的?

        想象一下,用自己抄的纸,印自己最得意的作文,用古代的方法装裱起来,再盖上自己和老师的印章,是不是很美好?

        在“指南针计划”青少年基地,这些问号和愿望都可以得到解答和体验。

        唤醒沉睡的文化遗产,让古代发明创造“活化”,走进课堂,走进孩子的心灵,是“指南针计划”青少年基地的建设初衷。

        在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记者看到,由闲置校舍改造而成的活动中心,仿佛一座“活的博物馆”。中小学课本中“沉睡的历史文物”,通过生动的图片、实物、电子互动屏等,变得生动起来。制坯上釉、釉上彩绘;用陶范法、失蜡法模拟青铜浇铸;拆解拼装建筑斗拱模型……

        孩子们的浓厚兴趣让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徐海波欣喜不已。“‘指南针计划’为拓展素质教育带来了新鲜空气,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开辟了新颖途径。”徐海波告诉记者,基地每周有四天面向学校开放,周末则成为社区亲子活动的乐园。自2011年4月启动以来,已接待学生3万多人次。

        令徐海波更为兴奋的是,未来几年,“指南针计划”成果将进一步纳入基础教育体系。2月16日,国家文物局、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共建“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的协议,上海将率先形成中小学古代发明创造体验活动网络,试点基础上形成的教案、教材、教具等将逐步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推广。

        润物无声,文化就是这样传承的

        虹口区四川北路一小五年级的朱丽娜在“蜡染,让我着迷”中写道: 

        “这节美术课,老师教我们做蜡染。蔡老师用蜡笔三下两下地画了几笔,又把宣纸折成三角形,轻轻地浸入事先准备好的颜料中,那颜料慢慢地爬上来,高高低低的,犹如小型山水画。平时,我们画画是先画框架,再涂颜色,这回,怎么随手那么画两下,浸在颜料中,出来的效果就像米罗的抽象画,又像语文书上写的火烧云……我迫不及待地动手画起来。不一会儿,一幅令人意想不到的‘抽象’画展现在我眼前,耶!”

        层层递进的方法,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也让孩子们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中国重要的发明技术远不止“四大发明”,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曾经有过太多的创造与发明。但长期以来,对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文化遗产价值,对古人的“奇迹天工”,我们的认识和了解远远不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杭侃一直关注基地的进展。从最初酝酿到策展、教学具的研发,杭侃都参与其中,孩子们喜爱的手工抄纸模具就是他和课题组的成果之一。在杭侃看来,文化传承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传统文化和学校教育巧妙结合,“这些体验,或许还会开启孩子的一片天空,孕育未来的发明创造。”杭侃说。

        2009年2月,中宣部、国家文物局等十部委成立“指南针计划”专项领导小组,旨在深入挖掘古代科技的内在价值,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新精神,将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上海虹口率先试点建设青少年基地,就是希望加快成果的转化,探索向青少年展示专项成果的运行机制。

        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表示,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伟大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让更多青少年体验鲜活的古代文明,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教育、普及我国古代发明创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架起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桥梁

        “指南针计划”青少年基地创设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窗口,而如何让传统文化更亲切、有效地走进课堂,是专家学者和老师们思考的问题。

        “知识性、趣味性、安全性和适用性,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副主任吴来明告诉记者,比如从器物到技术,选取哪些成果介绍给学生,有哪些相关故事,如何设计动手环节,都要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考虑到安全和课时的要求,不可能将传统工艺原封不动地“拿来”,必须根据原理加以简化,反复改进。

        比如,古代织染是非常复杂而又极其精妙的过程。以“染”为主题,以宣纸代替棉布和丝绸,用水彩颜料代替纺织颜料,既让学生感受到民族工艺的神奇,又能激发创作灵感,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指南针计划”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每两周举办一次,对各学校试点工作进行推进。杭侃认为,加快建立教材、教具研发体系,是基地持续发展和辐射推广的当务之急,学校能否真正转变观念,拿出课时认真做这件事,则更为重要。(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