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2日 星期五

    王府井大街307号

    赵 阳(深圳) 《 光明日报 》( 2012年03月02日   13 版)

        18年前,5月的一天,午后的阳光安静平和,透着无边的暖意。北京王府井大街307号,一个女人在这里停下了脚步。一双破旧的平底布鞋,一件袖口已经磨褪色的淡绿色薄毛衣,没有人知道那双布鞋里是一双补了又补的袜子——这是她出门时不变的装扮。没有人知道她走了多远的路,只看见不停渗出的汗水涔涔地从面颊淌过。她喘了口气,轻轻地拭去脸上的汗滴,然后推开门,走进307号中国照相馆的大厅里。

        她指着陈列在橱窗里的一帧照片,淡定地告诉服务员:“就要这个样式和尺寸的。”循声看去,她指的是一款做工最为普通、书本大小的照片。走进拍摄间,她面容里隐隐流露出的庄重,眼神透出的坚毅,仿佛一道黑夜里的光亮,投射在摄影师的心头,整个屋子仿佛明亮起来。在快门摁下的那一刻,摄影师似乎看到了她笑容背后内心的深沉,像是在思考什么,又像是暗含了无限的期望。照片并非立等可取,因为加急需要增加几倍的费用,女人提起笔,把地址写在邮寄单上:和平街北里,中日友好医院,住院部,肿瘤科。服务员诧异地接过邮寄单,还有女人递过来的钱。没有人知道这些钱是这个正在化疗中的女人从病号饭中一口一口省下的。

        几天后,照片收到了,女人用干瘦的手指小心地摩挲着,微笑中,大滴大滴的泪水无法自持。照片里的她慈祥又坚毅,照片上的微笑仿佛镌刻了她坎坷的人生经历——16岁时,父母双双去世,她拉扯着年仅4岁的妹妹艰难度日,生活的艰辛蹉跎了时光,直到妹妹走上工作岗位她才考虑结婚。已是大龄女青年的她显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于是一段并不幸福的婚姻随着她的身患绝症而告终。她拒绝了前夫一切物质上的补偿,尽管她只是一名收入微薄的普通工人,尽管她知道金钱对于治病意味着什么,她只要求把孩子留给自己。她知道自己将面对多么艰难的生活,化疗、放疗,头发掉光了,她在与肿瘤斗争的日日夜夜中,坚守着一个信条:只要多活一天,孩子就有个家!在还能走动的日子,她亲手缝制好书包,把孩子送到学校,一把把孩子揽住,叮嘱他“咱得好好读书啊”! 

        一个月后,她走了,那是处处开满了鲜花的6月,宁静的百合花默默地为她送行。一个信封装着她留给孩子唯一的遗物:那张照片和照片背后的一行字。信封上的发件地址是:“北京市王府井大街307号,中国照相馆”。

        我用颤抖的手打开相片,她,我伟大的母亲,那深邃的笑容一下子将我拥抱住,让我感受到了她温热豁达的胸怀,那是我永世的摇篮!相片背后是这样一句话:“孩子,对不起,这些年,希望单亲的家庭没有影响你太多!妈妈永远都在你身边,你要用心地去爱,爱生活,爱生命。”母亲是伟大的,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能想到的,依然是她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是对她的孩子无尽的不舍和期待!我分明在她的笑容和眼神里,读懂了她用尽生命的全部力气,而希望教会我的:勇敢、坚强地去生活,去爱!我分明感受到生命沉甸甸的重量!这就是我的母亲,赋予我生命的母亲,哺育我的母亲,含辛茹苦、默默承受着命运打击的坚强的母亲,母亲将这份最宝贵的遗产留给了我!

        那张照片,我一直带在身边。18年来,我读书、求学、工作,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经历了太多的波折,看尽了世间的炎凉。无数次,每当经历失败、备受委屈,我总会拿出照片,在空旷寂寥的黑夜里,舔舐我孤独的伤口。母亲用生命绽放的微笑,让我在凄苦不平的人生中获得了莫大的慰藉和勇气。

        这么多年,我每次到北京,总要去王府井大街走走,只为能在307号中国照相馆的门前驻足片刻。我想,如果他们也能体会到母亲这张照片背后的人生况味和爱的深意,那么,他们也一定会把母亲的微笑珍藏在他们最伟大、最优秀的相册里!这个深夜,我流着泪写下这些文字,再一次把母亲的相片捧在手心——母亲依然那么慈祥,那么美丽,那么深沉厚重,那么大气磅礴,她的笑容里承载着温暖和勇气,把最伟大的爱,递过来,递过来,照亮了我的人生……

        (作者为本报实习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