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1日 星期四

    创新司法公开让百姓更满意

    《 光明日报 》( 2012年03月01日   03 版)

        近年来,人民法院以制度建设为前提,不断推动司法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强力确保司法公开工作的常态化。

        百姓欢迎全程网络庭审直播

        前不久,北京市朝阳区发生了“网络暴力第一案”:2008年初,一份记录了女白领姜某自杀前两个月心路历程的死亡博客,因曝出丈夫王某的婚外情而在网络世界中引起关注,众多网友回帖,事件主人公王某也遭遇到了“人肉搜索”。当年3月,王某将三家网站起诉至朝阳区法院。朝阳区法院结合该案举办的“人肉搜索相关法律问题”专家研讨会以及司法建议新闻通报会4次现场直播,既满足了公众对审判活动全程公开的要求与期待,也对社会舆论进行了正确的引导,促进法院整体工作的联动协调和全面提升,案件的审理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公众开放日”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前些时候,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公开审理一起民事上诉案,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60余名大学生集体旁听。这是自2009年11月,蚌埠中院每月10日为“公众开放日”以来的一次活动。接受群众到法院参观考察,走进法院、了解司法,密切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拓展沟通民意的新渠道是安徽在司法体制改革方面近年来的新举措。

        蚌埠中院的公众开放日制度实施两年来,蚌埠中院共接待40余批次近3000人次群众参观。公众开放日使法院敞开大门接受群众参观评议,法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公平正义的大道越走越宽阔。

        让当事人“挑”代表委员全程监督办案

        前不久,山东夏津县人大代表王荣春参与的夏津县某局退休干部遗孀张某诉继子侵占房产案结案。诉讼中,张某对法院能否公正处理此案持怀疑态度。合议庭便向张某推荐了拥有丰富参与案件监督经验的王荣春为其当监督员。王荣春帮助合议庭做了大量调解工作,最终使冷战多年的这对母子冰释前嫌。

        每当案件当事人去山东省夏津县人民法院立案时,工作人员都会指着墙上张贴的45名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名单,告知其可自愿挑选1至2名代表、委员,参与案件从立案到执行所有环节的监督。

        百家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先试先行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确定了100个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各级人民法院根据立案公开的具体要求,积极将立案阶段的相关信息向当事人公开。

        执行公开是司法公开的重中之重,为加大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各级人民法院不断健全执行信息查询系统,扩大查询范围,为当事人查询执行案件信息提供方便。执行工作中,对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执行措施的,及时告知双方当事人;对选择鉴定、评估、拍卖等机构的过程和结果,全面向当事人公开,使执行工作在双方当事人监督下进行。(本报记者 任生心)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