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1日 星期四

    “苗苗杯”的启示

    《 光明日报 》( 2012年03月01日   12 版)

        当一个青少年的民办比赛走过25年历程,“苗苗杯”小篮球赛创造了中国体育史上青少年体育赛事的最长年龄。在众人眼中,它创造了中国篮球的战略平台,一个承上启下的平台。

        2012年2月18日,(U13)“苗苗杯”迈进第25个年头,从1987年的“苗苗”长成如今的参天大树,这是体育回归教育的成果。“苗苗杯”不仅是一项赛事,更是一块试验田。

        陈中,跆拳道奥运冠军,而从小在河南焦作长大的她曾经是“苗苗杯”的小选手。回忆起当年的篮球时光,陈中心中充满着感激。“小学时,我就个子高腿长,当时体育老师问我:‘想打篮球吗?’我就想着玩呗,这一玩就在篮球场上从小学玩到中学,‘苗苗杯’让我第一次品尝到体育场上带来的欢乐、成功、失败和坚持。所以,我的运动生涯是‘苗苗杯’领进门的。”

        谈及后来驰骋在跆拳道赛场,陈中笑言:“在我上学的时候,跆拳道对我们来说还是新鲜事物,当体校的老师挑上我时,我就是想尝试一下新鲜项目,因为当时我也是小孩子,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这一练就练成了冠军。如果当年不改行练跆拳道,说不定今天我是篮球健将。”

        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的陈露告诉记者,她是首届“苗苗杯”北京队队员,体育给她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健康,更塑造了她坚韧的品质。“很多家长都觉得运动耽误学习,其实不然。运动可以活跃孩子们的思维,有助于文化课学习。”陈露说:“我想告诉现在的中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对待学习和运动不能太功利。运动员即使进不了职业队,同样可以从事其他工作;进了职业队退役以后,也有很多选择。如今的职场,有过运动员经历、或者有运动特长的人,在各个领域都非常受欢迎。体育文化也逐渐成为大学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让大学更具有影响力和向心力。”

        来自北京首钢女篮的张帆也是从“苗苗杯”成长起来的运动员,“没什么压力,这是我刚打篮球时的最大感受。”张帆说,“打了这么些年球,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体育人才培养要以兴趣为主,从学校中培养,我们不能太功利。”

        不少“苗苗杯”理事学校的体育工作者反映,当前学校在招收体育人才方面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愿意投身体育项目训练、走运动员发展道路的青少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运动队伍成绩下滑、运动员出路问题日益堪忧。

        前中国女篮名将宋晓波告诉记者,我国的教育和体育是两条平行线,交叉得很少,运动员培养成本高、风险高,一旦几个培养的苗子出不了成绩,就会出现整体成绩的下滑,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也成问题,这种把宝押在几个运动员身上的做法风险很大。“一切都是为了出成绩,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成绩面前不断加压,然后也淘汰了一大批孩子,非常可惜。”

        “我觉得体育运动的热情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宋晓波说,“例如我十几岁的时候,打球其实挺被动的,差不多到了十七八岁时才开始自己想着怎么去打好球。如果现在能让这些孩子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有这样的热情,肯定会有更多人冒出来。在美国,学校就是体育人才的‘蓄水池’,NBA联赛最大的人才来源就是美国各高校。学校不仅要培养运动员的体育能力,对于运动员的文化知识学习也不应偏废。”

        不少体育工作者认为,体育人才选拔难,其实跟社会轻视体育运动的现实观念不无关系。宋晓波认为,体育文化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运动员被人认可、受到肯定,对于他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在学校里,体育氛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运动员受不受到尊重。只有体育与教育充分融合,才能形成全社会重视体育的文化氛围。(本报记者 侯珂珂)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