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27日 星期一

    十二五规划实施·开局亮点(二十五)

    农民工返乡创业渐成气候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27日   04 版)

        “虽然我年龄大,但政府的支持激发了我的创业热情!”重庆长寿区返乡创业农民工、62岁的李福勇深有感触地说。在长寿区葛兰镇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他的食品加工厂一片红火。

        “电、路、排污等基础设施全部是政府修的,我没有投入一分钱。”李福勇说,他曾经远离家乡干过建筑工、卖过豆腐乳。2007年,他揣着几十年辛辛苦苦挣来的30万元回乡建起了食品加工厂。2011年,李福勇厂子生产的豆腐乳、豆瓣、豆豉销售到重庆、贵州、辽宁、陕西等地,年营业额达100万元。他是近年来中西部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缩影。

        筑巢引凤促发展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分析说,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情和数量不断增加。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增加,带动了当地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又吸引了一批人返乡就业。

        “这表明,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逐步呈现出双向流动的局面,打破了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长期格局。”杨燕绥说。

        近日,农民工输出大省安徽传来消息,今后返乡农民工创业将可享受到近年来出台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对返乡创业农民工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补助。

        四川省积极出台新政策吸引农民工返乡。例如广安市明确规定,返乡农民工创业,可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优惠和免收工商管理费、登记费、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优惠政策,并可获得5万元以内两年期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农民工就业服务组织或劳务介绍人,成功为返乡农民工介绍就业岗位的,可享受一定职业介绍补贴;置换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若优先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可减半收取集体非农用地规费。

        江西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近日传来消息,江西要打造100个返乡农民工产业化特色小镇,重点扶持1000个返乡农民工创办经济实体。湖南省也出台系列举措鼓励返乡创业,如岳阳市规定: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兴办的经济实体,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并在用地、用水、用电上优先保障。

        返乡创业天地宽

        2月2日,湖南道县道州工业园门前,“返乡就业光荣,建设家乡光荣”的横幅迎风招展。5000余名农民工如赶集般从全县各地蜂拥而来,参加家门口举办的企业用工招聘会。目前,道县工业园落户企业已超过100家。

        前来应聘的道县仙子脚镇熊家村村民熊景告说:“近年在广东打工,每个月的工资也不过3000元,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老人和小孩没法管。如今在家乡务工,工资比广东少不了多少,可离家近了,早晚都可回家照料,相比之下划算多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说,当前,中西部地区随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以及相关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发展在加快,同时又承接了一部分东部转移的加工贸易产业,所以用工需求增长较快,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会在增多,空间在增大。

        安徽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说,目前安徽正在积极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大大改变了当前中国劳动力大规模流动所带来的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沈卫国说,安徽等中部省份一直是劳动力资源的输出大省,然而,这种“移民就业”对于农民工本身的家庭和谐、子女教育、父母养老、农业生产等都带来了不利影响,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结构。如果能通过示范区的带动促进中部崛起,让更多的产业实现“移业近民”,将对劳动力的本地就业,解决因社会流动带来的诸多问题起到重要作用。(本报记者 冯 蕾 )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