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天天都有大中型文化活动;一百多个社区、村,个个都有文艺队伍、活动场地和拿手项目……在有着“安徽第一区”美誉的合肥市包河区,文化已实实在在成为老百姓幸福生活的一部分。而“办”文化、“种”文化、“乐”文化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包河现象”,正成为舆论关注和解读的“热点”。
“办”文化是重要的民生
“区里先后投入10多万元,建了这个活动中心,配齐器材。”———在滨湖和园社区的回迁安置小区里,“老树根乐乐团”是回迁居民的文化队伍,书法协会有专门的创作和展览场地,民乐队、说唱团、舞蹈队和棋牌队也都各得其所。
文化是重要的民生,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包河区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光是文化活动场地一项,这几年建成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的大小广场64处、“农家书屋”60个,81个社区个个都建有图书室和活动室。
“没有公开选拔,我就不会站上这个平台。”包河区文化馆馆长周薇说。要给群众“办”好文化,必须有一支能“办”文化的队伍。包河区打破体制壁垒,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完善机构等方式,让包括周薇在内的一批文化层次较高、知识结构合理、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走进区、乡镇(街道)宣传文化队伍。
“‘办’文化是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工作。”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海霞告诉记者,在包河,从区到乡镇、从街道到社区,都做到了有钱“办”文化,有人“办”文化,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遍地开花。
“种”文化才能落地生根
香港首届龙吟香江———国际竹笛大赛“集体一等奖”,一年要在省内外进行二三十场专业演出……取得这样佳绩的,不是专业演出团队,而是全部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包河区盛大社区笛子队。
“文化光靠人家送不行,重要的是要自己‘种’。”孙峰,包河区盛大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也是笛子队的“兼职队长”,每当谈起这些连“哆、来、咪”都分不清的居民能把笛子演奏到正规舞台,都会生出不少感慨。
2004年村改居后,为丰富居民业余生活,社区组建笛子队,区文化馆副馆长付颖异到笛子队手把手教队员们从“零”开始学习音乐知识和笛子演奏技巧,社区还聘请合肥市竹笛研究所副所长吴坚,一连开了四期培训班,提高了居民演员的技能,更增加了大家参加演出的自信和热情。
由单纯送文化下乡,到送文化“种子”下乡,是包河区转变文化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群众性业余文化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各级文化单位对社区、村里组织的文化活动团队,积极辅导、扶持。区里还制定实施了《业余文艺团队考评奖励办法》,实行每季度进行一次抽样考核,年终综合考核,奖励实施以奖代补的办法,重点补助经常开展文化活动的团队。每年还奖励优秀业余文艺团队,有效地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我们现在拥有业余文艺团体128个,业余文艺骨干队伍3800多人,”包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局局长詹雄才介绍,这些落地生根的文化“种子”,就是基层文化活动热火朝天的“火源”。
“乐”文化更加幸福和谐
“党的政策,真正好——哎哟,医疗保险,能报销——哎哟,白内障,免费来治疗——哎哟……”76岁的大圩镇南斗村村民陈荣开,参加了民间小调“打夯”表演队,一有空闲,就乐呵呵地来上一段。
“大爷唱的是真感情!”大圩镇党委宣传委员姜小飞告诉记者,陈大爷曾经因为白内障而双目失明,是免费手术让他重见天日,“打夯”调是陈大爷他们自己创作的,医保、粮补、老年证免费乘车等等内容,都是由他亲身感受而由衷地抒发。大圩镇有16个村,村村都有文化活动的表演队伍,像沈福村自编自演的庐剧和威风锣鼓,圩西村的舞狮,许贵村、磨滩村的扭秧歌、划旱船……参加演出的都是像陈大爷这样日子越过越好的村民,演的是自己的事,抒的是真实的情。
“有没有文化活动是真的不一样。”作为新兴的省会城区,包河有许多村改区的社区,居民多数是刚刚搬上楼的农民。这些“兜里有了钱、手里没了事”的新市民,往往一时间不知所措。孙峰告诉记者,2004年3月,盛大社区的笛子队成立后,就吸引了100多人前来报名参加,发放了150杆竹笛。随着培训、排练、演出,文化活动对居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强。社区继笛子队之后,又组织了中老年武术队,举办二胡、巴乌、葫芦丝等乐器培训,2700多名社区的“原住民”大多参加过各种培训和演出,社区的和谐氛围和文明程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处处有活动,天天有演出”——走进包河的乡村、社区,欢声笑语中洋溢着幸福和谐。
(本报记者 李陈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