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维是对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进行谋划的思考方式,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从现象揭示本质、从局部把握全局、从当今前瞻长远、从被动变为主动的重要工作方法。古往今来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改革家、外交家等,绝大多数同时也是战略家。我国古代关于“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所为有所不为”、“退避三舍”、“运筹帷幄”等等,都是古人留下的珍贵战略思维遗产。
为什么要重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是一种大智慧、大谋略、大本领,是领导干部能力和素质的重要体现。它要求领导者从讲政治、谋全局、顾长远、抓根本的高度,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领导工作。我们党历来善于战略思维,能够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准确判断内外形势,及时抓住战略机遇,妥善应对复杂局面,明确提出战略任务,适时实现战略转变,成就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丰功伟绩。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有助于争取主动。在目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和安全环境,在激烈竞争特别是大国博弈中赢得主动,每一步都离不开战略思维。我们要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民族复兴,还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进行战略谋划。领导者只有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敏锐的洞察、深邃的思考,才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总揽全局、深谋远虑,及时提出战略任务,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不断开创新局面。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有助于成就大业。毛泽东是公认的大战略家。他当年带部队上井冈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指挥三大战役、抗美援朝、三大改造、炮击金门、划分三个世界等,以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等著作,都是他战略决策和战略思想的不朽丰碑。邓小平也是“举重若轻”的战略家。他当年下放江西时深入思考为什么会发生“文化大革命”,力排众议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率领全党“摸着石头过河”搞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办经济特区,制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一国两制”等,都是他非凡的战略思维之举。目前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换届,一大批干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能超过前辈,但在战略思维能力方面要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有助于转变作风。战略思维能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善于把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善于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中去把握,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善于把眼前需要与长远谋划统一起来,不能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善于把日常工作与想大事、抓大事结合起来,不能事无巨细,碌碌无为。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要全面辩证地看。“细节”只有在战略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才有决定意义,所以毛泽东战争年代要亲自起草每一份关键电文,就是防止“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但是,如果犯了战略性错误,具体操作越细后果越糟。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只顾眼前利益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讲局部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及文山会海、迎来送往等形式主义,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战略思维能力。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有助于增强后劲。一切工作都有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具备战略思维能力。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如果仅仅从局部、眼前、现象上看问题,必然站得不高、看得不远、想得不深,提不出真知灼见,工作必然得过且过,打不开局面。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处在内外形势日趋复杂、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特殊环境,各地各部门发展、改革、稳定中都有不少难题需要解决,只有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进取意识,才能不辱使命,成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
当前需要进一步战略思维的重点领域
我们正在经历前人未曾经历的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如何适应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超越了我们以往所有的经验。过去我们对“落后就要挨打”认识深刻,但现在对“发展必遭遏制”的思想准备未必充分。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优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有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力量优势,有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物质优势等,可以战略上藐视前进中的任何艰难险阻。但是,我们切不可满足现状,要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对未来的风险挑战,以立于不败之地。
从国际环境来看,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变,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会变,我国总体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不会变。目前看,美欧经济有可能陷入长期困境,其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政治危机、体制危机,未来国际局势的战略走向总体上对我非常有利。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和对方出于转嫁危机的需要,我方有可能长期处于“多事之秋”。今后无论怎样强调合作双赢,斗争肯定是难免的。这就需要战略上早作谋划,要从长计议,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行积极防御战略。
从经济上看,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要解决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就必须在全党全国进一步形成抓民生、抓人心、抓和谐、抓稳定、抓环保、抓基础性工作的浓厚氛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到底是要解决经济领域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这就需要采取战略举措进一步解决城乡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分配结构、区域结构、外贸结构等严重失衡问题。有必要在继续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合理布局产业发展战略、拉动内需战略、消灭贫困战略、中西部追赶战略、民族品牌战略等等。俗话说,“小水养不了大鱼”。中国经济不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产业、区域、社会阶层等平衡发展问题,从战略上看势必缺乏坚强后劲。
从政治上看,未来中西方竞争是全面的、综合的。中西方政治体制应该说各有长短。目前看,他们深层次问题已经越来越暴露,我们的优势越来越显现。但从长远看,我们也必须逐步解决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比如,如何有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何依法治国,如何切实解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如何进行权力监督和遏制腐败,如何强化基层党的工作效力,如何根治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都有待战略上拿出治本之策,以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政治竞争优势。
从文化上看,应该说中国向来不缺少文化,而是缺少文化认同感;目前也不缺少文化产业和产品,而是缺少高质量的文化精品。如果一个社会有权者不讲廉耻,经商者不讲诚信,为富者不讲道义,为民者不讲礼仪,文化产品再多又有什么用呢?现在,一些地方面对肆无忌惮的外来文化和宗教渗透束手无策,又何谈“文化强国”?没有民族国魂,就不可能实现民族复兴;没有真正的文化强国,就没有“软实力”与别人竞争。
以上列举的只是思考问题的主要方面,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战略思维的问题还很多。大凡涉及我国外交、国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都需要从战略上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大凡在发展、改革、稳定等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难题,都需要从战略上拿出治本之策。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来源于理论素养。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是政治上清醒和坚定的基础。战略思维能力说到底是一种理论思维能力。只有打牢理论功底,善于辩证思考问题,准确把握事物规律,才能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和创造性。学习理论,关键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是领导者的基本功,没有这个基本功,其他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了这个基本功,就能以其远见卓识在战略上胜人一筹。
第二,植根于群众实践。思想之树植根于实践沃土,力量源泉来自于群众智慧。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必然联系和客观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必要途径。这就告诉我们,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向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学习,向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学习。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估群众的力量。领导干部只有老老实实地拜群众为师,甘当他们的小学生,才能汲取丰富的思想营养,找到破解难题的“灵丹妙药”,获得力量源泉。
第三,有赖于调查研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查研究是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掌握工作主动权、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基础,是进行科学决策、实现正确领导的前提。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一定是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的领导者。形势在变、环境在变、任务在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只有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研究,才能把情况全面真实地了解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这既是解决难题、做好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转变作风、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必然要求。
第四,受益于博览群书。“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渊博的知识功底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基本要素,是决定领导干部思想深度和理论水平的重要条件。领导干部无论多忙也要养成读书的习惯,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通过博览群书汲取智慧和营养,把学习理论、学习历史、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等,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能力。
第五,借鉴于它山之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战略思维要有开阔的眼界和胸怀。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借鉴国外和人类文明成果,学习借鉴外地的好做法和经验。但这种学习借鉴要与思考创新结合起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不能像当年毛泽东批评的那样“言必称希腊”,“生吞活剥地谈外国”。而要采取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科学态度,把别人的做法和经验经过反复比较研究,创造性地应用于自身实践,形成自己的东西。
第六,有求于科学方法。领导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工作方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抓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就可以使其他问题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明确中心任务。以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带动全局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三是统筹兼顾。毛泽东比喻“弹钢琴”,十个指头都要动,兼顾各方面的利害关系,不能挂一漏万、顾此失彼。四是抓关键环节。以便“牵一发而动全身”。邓小平1975年从抓铁路入手展开全面整顿,1977年从抓教育入手逐步全面拨乱反正,就是善于抓关键环节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