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22日 星期三

    文化传承人

    连丽如:我为评书生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22日   15 版)
    王燕琦 摄

        人物小传   

        连丽如,女,满族,1942年生于北京。中国煤矿文工团评书演员,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派评书”传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曾多次到新加坡为当地电台和电视台录制《聊斋》、《红楼梦》、《水浒传》等长篇评书,并应邀到美国、马来西亚演出,为中国评书走出国门开拓了道路。

        连丽如的父亲是老一辈评书艺术家连阔如,她得其真传,有乃父之风。

        上世纪30年代,广播电台开始播出评书节目,连阔如率先演播,在听众当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时在北京有“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的民谣。1947年7月,连阔如作为北京曲艺界的代表,出席首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文代会上,他表演了一段自己新编的评书《夜渡乌江》,周恩来在文代会报告里说:连阔如说的那段评书,一个人就是一台戏,并受到大家的欢迎,可见曲艺是一支轻骑兵,每个文艺团体都要向曲艺界的同志学习。

        在上世纪50年代,连阔如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1956年,在南北曲艺汇演活动当中,周恩来关切地问到连阔如有没有徒弟,当听说没收徒弟,便鼓励他让自己的女儿继承父业,还谆谆告诫道:“不能让群众喜爱的‘连派评书’失传,一定要将‘连派评书’传下去。”这番嘱托,一直铭记在连阔如的心头。1957年,“反右运动”骤起,连阔如被划为“右派分子”,被迫中断了艺术生涯。身处逆境时,每当想起周恩来的嘱托,连阔如的心里总是异常沉重。

        1960年,连阔如给最小的女儿连桂霞起了个艺名,叫“连丽如”,他期望女儿能够继承父业,成为“连派评书”的传人。父女二人先后进了北京宣武说唱团,从此父女成为师徒,连丽如跟着父亲在书场里听了半年书,便壮着胆子要求登台说书。父亲教了她一段《三国演义》中的《辕门射戟》,头一回登台,先由连阔如出场,他说到一个段落,戛然而止,向听众致意:“小女随我说书,略有所成,下面由她来说,不周到处,还望海涵。”连丽如说的《辕门射戟》,中规中矩,毫无破绽。18岁姑娘登台说《三国演义》,当时轰动了评书界。

        第二年,连丽如在北京天桥登台说全本《三国演义》,父亲在书场外面边听边掉眼泪。此后,连丽如成为了北京第一个女评书艺人,无论酷暑寒天,父女二人风尘仆仆,在北京大小数十个书场里说书卖艺。一次演出之后,连丽如问父亲说书的诀窍,父亲的一句话令她终生难忘:“懂多大人情,说多大书。”

        1971年8月,在屈辱困顿和病痛折磨当中,一代大师连阔如走完了最后的日子,时年68岁。连丽如每念及此,不禁悲从中来。“文革”当中,大部分文艺团体被迫解散,连丽如下放汽水厂,在仓库里一干就是十三年。等到“文革”结束,已经是中年人了的连丽如,决心继承父业,把“连派评书”传承下去。

        1979年11月,为连阔如先生平反昭雪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召开,此后连丽如调入中国煤矿文工团,重返阔别已久的书场。她恢复了《东汉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明英烈》等几部长篇评书的演出,接着又录制了《东汉演义》、《三国演义》等评书节目,先后在各地电视台播出后,都获得了轰动效果。在全国评书界中,连丽如头一个播讲小说,北京广播电台文艺台播出了她录制的小说《康熙大帝》,当时收听率超过了同期其他评书节目。二十多年中,她陆续为电台、电视台录播了十余部传统长篇评书,还为新加坡电台录制了《红楼梦》、《水浒传》等评书节目,并应邀到美国等地演出,获得了海外华人的赞誉。

        为了告慰父亲,连丽如和丈夫共同整理了他的遗著《江湖丛谈》。2005年9月,在连阔如逝世34年之后,这部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著作再版发行。2007年,连丽如退休以后又重返书场,携弟子在北京“宣南书馆”演出。古稀之年的连丽如教授弟子非常严格,天天坚持给他们说“活儿”,不管付出多少心血,她认为都值得。连丽如告诉弟子:“我是书场培养出来的最后一批演员,书场是说书和听书的最佳场所,我绝不能让评书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消失。”

        (本报记者  王燕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