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22日 星期三

    图书评介

    中央苏区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简评《多维视野下的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22日   10 版)

        弘扬革命文化传统,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要义与重要途径。中央苏区文化在革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形成时间最早且较为系统,对于后期革命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陈始发教授撰写的《多维视野下的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一书通过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突破,全新地诠释了中央苏区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揭示了它的深刻时代内涵与现实价值。这对于革命文化的研究而言是一部难得的精品力作,笔者对于该书分析的中央苏区文化的建设性特征尤其印象深刻。

        革命性与建设性的高度统一。该书指出,革命性只是苏区文化的表征,更主要的革命性指的是“苏维埃文化”与封建旧文化的根本差异性,以及中央苏区对于文化建设重视的态度、实践的力度与创新的难度。显然,后一层次意义上的“革命性”就是“建设性”。作者通过深入挖掘史料,系统考察了中央苏区扎扎实实进行的扫盲识字、体育卫生、科学普及、文艺大众化、妇女解放、移风易俗等一系列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革命性与建设性高度统一的视角对于我们深刻把握革命文化的时代意蕴具有方法论意义。

        革命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史的重要环节。革命文化并没有造成中华文化的断裂,而是其发展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该书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华文化发展演进从“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的转折点,但五四文化传统大多还停留在知识分子的口头倡导的狭窄范围,实现真正的文化变革尚需要千千万万群众的实践。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即是这一关键的“婴儿初步”,五四文化新青年带着新文化的理想与信念来到中央苏区,他们面向苏区军民,“从民主观的改造到新型民主的建构、从捍卫科学的价值观到培养科学精神与普及科学知识、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从倡导妇女解放到解放妇女”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实践探索,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说”转化为“做”。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央苏区文化是近代以来全面自觉地建设中国新文化的关键起点,它促使中华文化在转轨的基础上延续了生机和活力。

        革命文化有力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该书指出,一方面,受“左”的影响,中央苏区时期确实存在“烧古书旧书、全盘否定知识分子、毁寺庙、拆城墙、挖祖坟、烧族谱”等极左的政策与做法,客观上给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与破坏。但是,另一方面又必须充分注意到,诸如传统曲艺、戏剧、歌谣、楹联等中央苏区的绝大部分民间文艺样式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并且经过革命化改造,获得了新生。如何解释中央苏区对待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双重政策与实践呢?该书运用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分析框架。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论认识并不完全规范与科学,一方面,把传统文化简约为旧文化、封建文化等,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否定性的文化政策;另一方面,把农民文化、俗文化、民间文艺等从传统文化中分离出来,倡导并鼓励它们的发展。通过上述划分,中央苏区的文化实践从小传统的角度实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大力传承,并且由于小传统与大传统的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传统也必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吸纳。作者的这一分析框架与新观点,不仅有助于改变革命文化全面反传统的偏见,也为当下如何弘扬民间文化提供了思路和借鉴。(王顺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