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21日 星期二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访谈系列13

    让戏剧回归百姓

    ——访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21日   09 版)

        记者:中国剧协如何把握深化改革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协会人才和职能的优势,推动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

        季国平: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步步推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解新的体制和机制下的戏剧人和演出团体的生存状态,团结他们并为他们服好务,是剧协未来极有发展空间的工作领域和课题,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和意义都非常重大。

        我们要采取更为切实有效的措施,特别要在目前戏剧创作和生产的薄弱环节上下气力、花工夫。如针对“剧本荒”和表演人才匮乏的现象,要继续开办各种青年剧作家、优秀演员读书班、培训班,要努力建设一支在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审美眼光、品德文风等方面都过硬的青年戏剧创作和导演表演队伍。针对目前戏剧理论、评论工作影响力微弱的现状,要发挥剧协的优势,密切关注热点问题,展开艺术讨论,组织优秀批评家发表富有真知灼见的艺术批评文章,强化中国剧协在理论、评论上公正性、权威性的专业形象。

        记者: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如何让戏剧进一步融入百姓的生活?

        季国平:近年戏剧艺术获得很大发展,但相比人民群众对戏剧的要求和欣赏习惯,戏剧还有些高高在上,不少戏剧新作还经常表现为内容与形式的空泛,真正让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还不够丰富。中国剧协在倡导戏剧艺术面向大众、还戏于民方面要发挥引领的作用。当代戏剧和戏剧人必须扎扎实实地走近民众,服务大众,为民写戏,为民演戏。戏剧工作者要创作更多丰富多彩的优秀剧目,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还戏于民,是戏剧事业发展繁荣的需要和重要标志。近两年来,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开展“送戏下基层”,足迹已经遍及二十几个省市的城乡,演出了100余场,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称赞。中国剧协并不是文艺院团,“送戏下基层”体现了文艺的“二为”方向,实际上是在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让还戏于民成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记者:六中全会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那么中国的戏剧艺术如何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季国平:中国剧协在戏剧艺术走向世界方面要有积极的作为。向世界展示辉煌灿烂的中国戏剧文化,推介当代中国戏剧的优秀成果,是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和戏剧大国应有的国际文化责任,也是中国剧协应该承担的重要义务。

        “走出去”最核心的是剧目问题。“走出去”的剧目应是丰富多彩的,大致有三类:一种是传统经典剧目,上个世纪中国戏曲走出去时,怕外国人不易懂,武戏占了很大比例,如今我们应该有所超越。我们的梅花奖艺术团曾经带过梅花版昆曲《白蛇传》去法国、德国演出,非常受欢迎。二是新创作的优秀剧目,包括经过重新改编创作的经典剧目,我们可以选择那些具有民族特色、普世价值和共通审美的优秀剧目,如第33届世界戏剧大会上受欢迎的京剧《曹操与杨修》、川剧《金子》、豫剧《程婴救孤》、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越剧《一缕麻》等,福建人艺新版话剧《雷雨》也深受外国同行喜爱。三是改编外国题材的剧目,因为题材,外国同行易于接受,又因为是中国的形式,更具吸引力。

        我们要创造条件,加强交流,在文联“大外宣”工作格局中,扩大影响,向世界宣传和传播中国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最新创造的优秀成果。(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