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三部西部大开发规划。在新的形势下,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计划有哪些重大战略意义?这部规划有哪些新亮点?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
西部大开发战略事关全局
这位负责人说,西部地区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20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只有71.4%,仅相当于东部地区2003年的水平。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只有东部地区的70%和55%左右,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3个片区中,有10片分布在西部地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另外,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地,社会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立足扩大内需方针,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这位负责人说,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5%左右。同时,西部地区与周边14个国家和地区接壤,陆地边境线占全国的80%以上。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是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客观需要。
“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主要发源地,是森林、草原、湿地和湖泊等集中分布区,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但又十分脆弱,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位负责人说。
继续加大对西部基础设施支持力度
这位负责人说,“十二五”时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继续强调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
他说,交通建设重点解决通道建设和路网完善问题。铁路建设要加快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联系的区际通道、与周边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建设;公路要进一步强化路网衔接,打通省际“断头路”,建设连接东中部地区的公路干线和国际运输通道;民航要加强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建设,新建一批具有重要作用的支线机场。
同时,水利建设重点解决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源工程建设;在充分节水的前提下,合理建设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解决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同时,国家将积极推进能源通道建设,完善国内外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能源输送管网;推进“三网融合”,提高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设特色优势产业
这位负责人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增强西部地区内生动力的主要途径。“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围绕建设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他说,西部将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特别是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西部地区具有明显优势的能源基地建设;优化调整资源加工产业,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加强有色金属等资源综合加工利用,形成一批重要的矿产资源后备基地和深加工产业基地。
西部地区将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研发生产基地。
西部地区还将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东中西部地区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
加大投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这位负责人说,国家将加大投资力度,依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为此,西部地区将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为振兴牧业经济,国家将加大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转变牧业发展方式。
为提高林业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将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家还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这位负责人说,拓展农业广度和深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努力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加强农民培训,推进农民创业,提高农民非农就业收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他说,西部地区将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建设通乡通村道路,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因地制宜实施农村沼气建设,推动农村危房改造,改善村容村貌,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