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20日 星期一

    文化强市百城行(32)

    襄阳:以文化精神引领城市

    ■襄阳市委书记范锐平: 襄阳因文化而兴,必将因文化而立、因文化而强。
    ■襄阳市市长别必雄: 文化襄阳是特色,也是城市建设的活力之源。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20日   04 版)
    襄阳城市风光
    2010年“中国·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期间开展的“百万学子齐诵《诫子书》活动” 王 虎摄

        主持人语

        城市文化精神如何引领城市战略发展?有着2800多年建城史的襄阳,因文化底蕴深厚,而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书法名城等称号。也正因此,襄阳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要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的“四个襄阳”的新战略时,把“文化襄阳”作为重要一环,为襄阳文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使千年古城焕发出新魅力。本期光明日报《文化强市百城行》走进湖北襄阳。

        ——栏目主持人 杨 亮

        精品工程:擦亮历史文化名片

        2011年2月23日晚,由襄阳市歌舞剧团与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联袂打造的大型音舞诗画《踏歌襄阳》,为出席省“两会”的代表献上了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连生在看完演出后说,《踏歌襄阳》展现了襄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精彩表现了襄阳人勤劳、智慧、勇敢、自信的精神风貌。这是近年来襄阳挖掘整理、传承深厚历史文化,擦亮历史文化名片的一个缩影。

        襄阳市委书记范锐平说,我们不仅要传承襄阳古老的文化,而且要形成并引领现代文化,使文化成为凝聚人心的旗帜。

        为了传承发展丰厚的历史文化,襄阳市大力挖掘历史文化题材,按照一年一台大剧(片),两年打磨一部精品的原则,推出了系列文艺精品。

        2010年,襄阳市投资300多万元,精心打造了原生态歌舞《荆山楚源》,选自《荆山楚源》中的《鼓盆歌》先后荣获“第十一届楚天群星奖”金奖和“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金奖。近年来,《襄阳米颠》、《宋玉悲歌》、《刘秀还乡》等精品剧目,均获得较好社会反响。去年12月3日,反映千年古城襄阳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大型古装战争片《襄阳》在“2011中国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上正式揭幕,这也是湖北首部在全球同步上映的影片。

        在采访中,襄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绪春介绍说,目前,该市正在策划《楚庄王》、《汉光武帝》、《卞和献玉》等以襄阳历史上著名人物和故事为题材的影视剧,以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精髓,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提高襄阳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

        群众文化:烹制文化大餐乐了市民

        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提高市民文化素养,襄阳市采取“两手抓”的办法,一手抓精品工程惠民生,通过采取市场运作、商家冠名赞助的办法,去年《荆山楚源》等大戏免费为市民演出100场;一手抓群众文化普及化,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文化大餐。

        群众文化的最大瓶劲是资金问题。襄阳市采取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等办法,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

        从2010年8月起,襄阳市策划实施了“群星音乐厅”活动,为有一定专业造诣的“襄阳群星”在影剧院举办专场音乐会,免费向市民开放。至今,已举办了国际小提琴大师班专场音乐会、李根钢琴独奏音乐会、2011襄阳少年儿童新春音乐会等14场公益性专题音乐会,观众近3万人(次)。去年,该项目被市政府列入“文化惠民工程”重要项目之一。

        襄阳广播电视连续五年举办了大型的“无门槛”群众参与性文化活动“唱响襄阳”、“舞动襄阳”等,每年吸引数万人参与。襄阳连续多年举办了“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活动,每年吸引数万名群众参与。

        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去年10月30日,襄阳市直有关影院、剧场、演出公司、印刷厂、广告公司等9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正式转企改制,改制后注册成立8家新公司,标志着该市文化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去年,襄阳市以“大部门制”改革为契机,用行政力量整合文化管理部门。在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文化企业兼并重组方面,襄阳市通过采取买断、参股、人员安置等市场的办法,使市直和7个县(市)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全部整合到楚天网络公司,实现全员参加社会保险、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实现了全市一网、同城同网、三级贯通的格局。

        在改革中,襄阳市出台了有关财政、工商、社保、土地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解决了转制单位员工的后顾之忧。该市电影公司、文艺院团等25家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后,全员上岗,全员签订劳动合同,自工商登记之日起,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财政垫支1.2亿元,使文化事业单位的职工得到有效安置。襄阳经验受到湖北省委宣传部肯定,今年,襄阳市又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

        大刀阔斧搞改革,增强了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去年,襄阳市先后引进建设了中印南方印刷工业园、古隆中文化产业园、九天玄女文化产业园、唐城影视基地等重大项目,总投资达100多亿元。

        目前,襄阳市正在大力建设“三城”(唐城、汉城、三国文化城)、“五园”(汉水文化产业园、汽车文化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传媒产业园、文化科技产业园),重点推进古隆中、襄阳古城、鱼梁洲、岘山、鹿门山、南漳古山寨、保康九路寨、谷城大薤山八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数据表明:2010年,襄阳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7.37亿元,同比增长31.47%,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5.27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0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3%,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

        襄阳,这座千年文化古城,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照片提供:夏静(署名除外)

        (本报记者 夏 静 通讯员 涂玉国 郭 秦)

        专家点评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范周

        襄阳是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主两副”战略的重要支撑。关于襄阳文化发展的思路,要站在中部崛起的战略格局中,站在湖北省转变经济发展的角度上进行思考:一是做好发展规划;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创新文化发展思路,加快文化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三是狠下特色工夫,做大做强新型业态;四是做好开发商业模式,做活市场运行机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