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9日 星期日

    第一书评

    人格化的企业才有智慧

    左 文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19日   05 版)
    《企业的智慧》 罗争玉 著 人民出版社

        近日,读到罗争玉教授的新著《企业的智慧》,深感只有人格化的企业,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企业,才是能够长远发展的企业。

        一、当前社会企业化表征及其片面性

        现在,经营概念被引申到了几乎一切社会层面,成为了社会企业化的最大表征。就个人而言,谓之“经营人生”;就家庭而言,谓之“经营婚姻与家庭”;就政府而言,谓之“经营城市”。其实,这些社会企业化的表征,都是以利益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片面的企业化。

        人生有奋斗、有规划,但毕竟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强为经营之说,实为利益驱使之下制造的噱头,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实与此有关。婚姻与家庭的本质和基础是情感和血缘关系,而非制造利润,强为经营之说,其实是将婚姻与家庭当作了买卖。政府本来是社会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者,通过行政手段实现城市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是将一个城市当做追逐利益的企业来运作,就会与完善城市建设、促进社会繁荣、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初衷背道而驰。因为就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所谓“经营城市”,实际上变成了利用土地国有制度进行的征地拆迁,其核心概念是土地出让金,其实质是土地财政,又称第二财政,为财政谋取最大利益,同时让开发商分一杯羹。这种模式因其不透明不规范而备受争议,并带来了暴力拆迁、拆迁腐败等诸多严重社会问题和隐患。因此,片面的社会的企业化都不是真正的企业化。

        《企业的智慧》指出:“马克思之所以被西方很多学者称为社会病理学家,因为他为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诊断,不只是进行了诊断,还开出了有效的处方。社会病理学家不仅能明晰社会的疾病,更能明晰社会的病因;不仅能明晰社会的病因,更能开出自己的药方。”“当前中国社会疾病不能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了,社会疾病是多层面的,绝不仅仅是拖欠教师工资、房价过快上涨、通货膨胀这些问题。”

        二、现代企业之辩

        从本质上看,企业是经营主体从事经营活动,借以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其现实目标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谋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企业对社会所应负的责任。因此,现代企业需要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企业的智慧》指出,“企业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的社会化并不是同义反复,而是意指企业关于自身的存在有其明确的社会意识,积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由西方国家提出,近些年来广为流行,连《财富》和《福布斯》这样的商业杂志在企业排名评比时都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可见西方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也很重视。从经济和伦理多方面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劳动力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管理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远经营目标。

        现代企业应该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企业。也就是说,真正的现代企业绝不仅仅是一台冷冰冰的赚钱机器,而应该是具有道德、责任和尊严等人格化特征的社会组织。所以,社会的企业化应该以人格化了的企业为模本。

        三、企业人格化的期许

        企业的人格化,就是要赋予企业以道德、责任和尊严等人格化特征,这是医治当前企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一剂良药。

        《企业的智慧》提出的“商商”概念,就是对企业人格化的一种高度提炼和概括。商商,是相对情商、智商而言的,它是指在企业管理和实践中,基于企业管理的特性,在人的自身素养基础上,借助智商和情商的作用,敏锐判断商机、巧妙规避风险、善于追求效益、勇于承担责任的一种意志品质。由智商、情商而生发出来的商商,本来也应该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素质,但作者用其来指导企业管理,以这一概念来统领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度设计和文化塑造,并将其作为企业智慧的核心,本身就是对企业高度人格化的期许。商商体现到企业管理者身上,就是对事业、对人和对社会的爱心、责任与情怀。经受过企业社会责任历练的现代人,毫无疑问将会具备更完备的人格和责任意识。

        人格化了的企业应该同时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自觉的责任担当和不容玷污的品牌尊严。人格化了的企业会为社会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曾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对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笔者认为,这里的精神力量,绝非是利润的驱使力量,而是企业人格化以后拥有的道德、责任和尊严所具有的打动人、吸引人、感化人的恒久力量,也是罗争玉倡导的“商商改变人类,企业的智慧改变世界”的核心内容之一。

        社会的企业化是当今社会的客观发展趋势,企业的人格化则可以引导和规范这种趋势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人格化了的企业才是有希望的企业,才是代表未来的企业;只有以人格化了的企业为模本实现企业化的社会才是有希望的社会;只有真正实现了人格化的企业,才是拥有最高智慧的企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