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7日 星期五

    合成毒品犯罪如何量刑 最高法将明确标准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17日   10 版)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记者王逸吟 通讯员路倩雯)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透露,最高法院将适时制定规范性文件,明确合成毒品定罪量刑标准,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

        孙军工是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他指出,我国的禁毒工作总体形势依然较为严峻,毒品犯罪仍处于高发态势。2011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毒品犯罪案件69244件,同比增长16.9%;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犯罪分子74670人,其中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至死刑的18969人,重刑率为25.4%,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11.19个百分点。

        孙军工说,当前我国的毒品犯罪呈现几个突出特点:一是海洛因等传统毒品仍居主导地位,但甲基苯丙胺等合成毒品在涉案毒品中的比重逐年增长,在部分地区已超过海洛因,一些新类型合成毒品也不断出现。二是走私、制造毒品等源头性毒品犯罪高发,制造合成毒品犯罪呈愈演愈烈之势。三是毒品犯罪中共同犯罪的比例较高,团伙化、集团化趋势较为明显。四是毒品犯罪分子中累犯、再犯的比重较大。此外,因吸毒诱发的侵财性、暴力性犯罪频发,其中一些案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孙军工表示,针对实践中反映较为突出的部分合成毒品缺少定罪量刑标准的问题,最高法院将继续加强调研,适时制定规范性文件,以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此外,针对近年来走私、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犯罪突出,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流入制毒渠道的形势严峻,而实践中打击处理的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最高法院已经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调研,起草了相关规范性指导文件,计划尽早出台,以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源头打击力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