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4日 星期二

    文明创建巡礼33

    绥芬河:一座文明口岸城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4日 04版)

        中国商贸名城、中国和谐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单位……近年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先后荣获20多项“国字号”殊荣。2011年12月20日,绥芬河市委书记赵连钧又一次代表16万边城人民幸福地领回了“全国文明城市”的大金匾,成为了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中唯一一个县级城市。

        绥芬河是一座连接俄日韩的口岸城市,中外客商云集,东西方文化交融。该市以开放、包容、诚信、好客、创新的人文精神为核心,努力打造独具魅力的中俄特色品牌,创建中俄国境文明诚信之都。

        为了方便客商,绥芬河市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精简审批事项87项,精简前置要件76个,有34个审批事项压缩为1个环节,注销9个收费许可证,减免收费项目31项。同时,组织开展窗口行业优质规范化服务承诺活动,政府机关做到办证、办事、口岸通关和信息发布“四个提速”,口岸联检部门做到“五个一”:承诺社会一诺千金、上下齐动一呼百应、服务基层一路绿灯、“一站式”窗口一流服务、违反规定一查到底。

        好的服务也带来亮眼的成绩单:截至2011年9月,该市生产总值实现71.3亿元,同比增长11.4%;地方财政收入突破8.98亿元,同比增长80.8%;进出口贸易额实现52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口岸过货量实现513.97万吨,同比增长6.1%;工业总产值实现13.51亿元,同比增长16.7%。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此,绥芬河市委、市政府实施了一大批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惠民利民工程,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创建成果,更多地享受到创建实惠。

        围绕“一线带动四区”的城市发展格局,该市先后实施了五花山水库、城乡一体化、棚户区改造、污水处理等重点工程项目。与市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医疗、教育、交通等都得到长足发展。 

        绥芬河市以率先建设成东北地区最具特色、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为目标,围绕“美化、净化、绿化、亮化”这一中心工作,彰显“中俄特色、山城特色、生态特色”三大特色。他们先后邀请北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完成了花园路、通天路等10条重点道路的规划设计方案;重新对全市主要街路、景观广场进行文化定位,开发遗存的俄式民居,推进俄罗斯风情园建设,使行政区、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休闲娱乐区等功能区有序布置、整体互动,引导城区功能要素有机聚合、集约利用。

        在物质基础大幅度提升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加快发展,体育馆、图书馆、油画馆、社区阅览室、镇级文化活动中心等提档升级和建成投入使用。(本报特约记者 朱伟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