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根”:
人的现实生活世界
哲学是离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比较远的一个意识形态领域。因此,哲学的历史演变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哲学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虽然公开否定哲学同现实世界有联系的人是极少数,但是,在对哲学的研究和学习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哲学同现实世界联系的人却并不少见。他们在研究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时,不考虑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历史演变,仅仅从哲学本身的内在逻辑推演去解释哲学历史,这样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哲学同现实世界的内在关联,使哲学成为一种“无根”的社会意识形式。这种哲学观是同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哲学观背道而驰的。因此,从哲学观上弄清哲学同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内在关联,就成为哲学观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正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在哲学观上特别强调了哲学同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不可分离的内在关联。哲学作为一种意识形式也不可能离开现实的生活世界而仅仅从人的头脑中产生。马克思非常明确地把西方近代哲学的核心观念——自由、平等的观念同近代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联系起来。他说:“如果说经济形式、社会交换确立了主体人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1979,第197页)“交换价值制度,或者,更确切地说,货币制度,事实上是平等和自由的制度”。“作为纯粹观念,自由和平等是交换价值过程的各种要素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法律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自由和平等不过是另一次方上的再生产物而已。这种情况也已为历史所证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1995,第477—478页)在这里,马克思非常明确地把“作为纯粹观念”的自由、平等说成是商品交换中的交换价值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是“另一次方上的再生产物”。这就清楚地阐明了西方近代哲学的核心观念——自由、平等的观念同近代工业社会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紧密联系,阐明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哲学观念的“根”。
恩格斯也阐明了哲学历史演变同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历史演变之间的内在关联。他认为,哲学的领域,是“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的领域”,即离人的物质生活最远的意识形态的领域。因此,哲学的历史演变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8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法国人是以英国哲学为依据的),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第704页)但是,哲学通过各种中介最终都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但是,不论是在法国或是在德国,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普遍的学术繁荣一样,也是经济高涨的结果。经济发展对这些领域也具有最终的至上权力,这在我看来是确定无疑的,但是这种至上的权利是发生在各该领域本身所规定的条件的范围以内:例如在哲学中,它是发生在这样一种作用所规定的条件的范围内,这种作用就是各种经济影响(这些经济影响多半又只是在它的政治等等的外衣下起作用)对先驱所提供的现有哲学材料发生的作用。经济在这里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但是,它决定着现有思想材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而且多半也是间接决定的,因为对哲学发生最大的直接影响的,是政治的、法律的和道德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第704页)恩格斯认为,哲学家们在进行哲学研究时,直接面对的都是前辈们留下来的思想资料——因为现实生活世界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思想资料。那么,现实生活世界是如何对哲学的研究发生作用的呢?按照恩格斯的说法,现实世界的变化决定着“现有思想材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世界的变革最终决定着哲学观念和哲学范式的变革。
哲学同现实世界的联系不同于科学同现实世界的联系。科学同现实世界的联系是一种“认知”的联系,而哲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则是价值的联系:现实生活世界的价值需求最终决定着哲学家个人的价值取向,并进而决定着哲学家个人的哲学的思想坐标,即“哲学立场”或“哲学解释原则”。这就是哲学同现实之间所具有的“价值同一原则”。哲学史上任何一个真正的哲学家的哲学立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着他所在的时代的价值需求。“反现实”或与现实没有联系的哲学是不存在的。
“哲学无用论”:
对哲学与科学功能的混淆
哲学的用途问题,也就是哲学的价值或哲学的功能问题。不同的意识形式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或不同的价值,也就具有不同的用途。通常人们所说的“哲学的用途”,也就是哲学的功能或价值。
科学属于认知意识,它是人对外部对象的认识。科学的用途就是为人类提供关于对象的知识。哲学属于人文学科,诉求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表现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精神指向:科学精神以外部事物为尺度,而人文精神则是以人为中心;科学精神注重理性知识的获得和积累,人文精神追求的是非知识的意向和境界;科学追求真实和真理,人文追求价值和美好。因此,作为文化的核心和文明的灵魂的哲学的用途不同于科学的用途。哲学不是对客观对象的认知。哲学是观念、思想,是人们对对象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哲学提供给人们的不是关于对象的具体知识。“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为若是试图给予实际的信息,就会变成废话。”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5页)哲学提供给人们的是思想和观念。在比较狭义的意义上使用“观念”的概念,观念是决定态度和行动的价值系统,是人们的基本信念。因此可以说哲学是关于思想和信念的学说。它通过对问题的独特的理解方式,提供对世界的意义的理解和把握。通过科学我们知道了世界是什么样的;通过哲学,我们获得了一种对待世界的观念、立场和态度。既然基本观念或信念决定着人们的态度和行动,那么它们在本质上便意味着一些价值体系。“所有需要哲学干预的思想问题都是关于价值体系的问题,或者说,凡是关于价值体系的问题都只能由哲学来判定。哲学的有用性正在于此。”(赵汀阳:《哲学怎样才是有用的》,《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1期)价值观在哲学中是体现在一定的概念体系中的,它决定着一个时代的文明、文化的价值指向。这是哲学区别于科学的基本特征。
在社会上一直流行着一种“哲学无用论”。一些人认为,哲学不能为我们提供具体的知识,因而不能为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任何具体的帮助,也不能帮助我们获得实际的利益。因此,哲学是没有什么用的。这种“哲学无用论”错误的根源,就是因为他们混淆了哲学与科学的功能。“为人们提供关于对象的知识”是科学的功能,而不是哲学的功能。哲学本来就不是为人们提供具体知识的,因此,它只能说明哲学不具有科学的用途,而不能说明哲学没有哲学的用途。
产生“哲学无用论”的另一个原因,是认为哲学无用的人,只重视知识的用途,而轻视价值、理想、思想、信念在社会实践中的巨大作用。在市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下,功利主义价值观占据了统治地位。这就必然造成重视物质利益而轻视价值理想、重视知识而轻视信念。人们对于“如何获得成功”这一类的知识问题相当重视,而对于“为了什么这样去做”、“怎么做才是有利于人类利益的”这一类的价值问题却越来越轻视。这种重视科学而轻视哲学的现实也是产生“哲学无用论”的根源。
哲学根源于现实的生活世界,同样,哲学的用途也是为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世界的问题服务。这就是哲学同现实世界的双重关系。哲学之所以对于人们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有重要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根源于人的现实的生活世界。为时代和民族提供核心的价值观、新的思维方式和信念,是哲学家不可逃避的社会责任。哲学家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的精神代表,不是因为他的哲学超越了现实的生活世界,而是因为他以抽象的哲学理解反映了时代的人类的生存主题。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