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8日 星期三

    探寻“我们”的哲学和现实意义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8日 13版)

        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杜维明

        理解“我们的价值观”,首先要理解“我们”。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我们”的范畴很宽泛。程颢有句话叫“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就是说一个能够充分体现仁德仁爱的人可以和宇宙形成一个整体。这样一个大的“我们”的概念,体现了人类的完整性。

        杭州市努力探索“我们”概念背后的深刻哲学意义,并将其应用于城市价值观建设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参与方不仅包括学术界,还包括政府、媒体、行业界、广大市民等。每一个“我”成为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一员,“我”也重新来审视“我们”的概念。这些参与者所代表的是一种扎根地方而又具有普世意义的现代精神。

        一位中国文学家曾在一次哈佛大学演讲会上说,在他的小说里,“你,我,他,你们,他们”都常出现,但他想尽办法不用“我们”,因为“我们”总是带了排斥他者(差异性)的含义。杭州到处曲径通幽,人文景观多,选择性大,可以满足各种需求。“和而不同”是儒家的基本信念。和谐的前提就是异(不同),就是我们要容忍不同,尊重差异。我相信杭州现在正是走了一条和而不同的大路。杭州所要凝聚的“我们”是可以“与天地为叁”的大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