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搞好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长期以来,我以此作为提高自己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把下基层调研作为破解难题的重要抓手,及时组织研究,使省政府适时出台了30多项促增长、调结构、保民生的重要政策,研究推进了20多项重点改革任务。近一年来,根据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结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的实际,我把社会管理作为下基层调研的常项内容,先后跑了15个市县,初步摸清了社会管理方面亟须解决的十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形成了从五个方面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
2011年,党中央统揽全局、深谋远虑,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海南作为正在建设中的国际旅游岛,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建成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全省百姓的幸福家园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成为海南亟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近一年来,我把社会管理作为下基层调研的常项内容,专门跑了15个市县,一竿子下到城乡社区、重点项目、移民安置点,以及机关、企业、景区、市场、学校、医院等社会管理的第一线,与广大干部、群众和游客深入交流,掌握了社会管理的第一手情况。
怎么看——
管理跟不上,发展成果就会事倍功半,不能更好地为人民享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全面把握国际国内新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升华。
社会管理,古已有之,现代的社会管理诞生于西方的工业革命,后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推进,越来越成为维系社会有序繁荣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工业社会就是管理社会,后工业社会就是高级管理社会。
当前,海南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初期阶段,又处在快速建设发展的上升期,肩负着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来海南视察时强调,海南正在迈开步伐朝着建设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的目标前进,希望海南广大干部群众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努力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幸福。要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建好国际旅游岛、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聚集财富,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这是定而不移的第一位的任务,也是头等大事。但是随着发展,如果管理跟不上,我们的建设发展成果就不能更好地为人民享用,就可能事倍功半,就可能出现“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
我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地方和部门重发展轻管理、先发展后管理、硬发展软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少同志认为GDP上去了是发展政绩,但实际管理没跟上。我觉得,社会管理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科学发展,管理必须同步跟上,既不能滞后也不能弱化。管理就是有序,管理才出效果,管理促进和谐,管理也是民生,管理应该成为科学发展理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抓什么——
国际旅游岛建设对社会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十大薄弱环节亟待破题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会管理的重大决策,工作千头万绪,但对海南来讲,首先要了解全省社会管理的现状,找准薄弱环节,明确主攻方向,使各级党委政府真正做到抓具体、抓落实。
通过调研,我明显地感到,这几年,海南在加快发展中社会管理也在与时俱进,与20多年前全省交通没有红绿灯的落后管理相比,有了天壤之别。与此同时,全省社会管理总体上基础薄弱、欠账较多,与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是滞后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村镇规划管理。我一直认为,海南独特的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全国乃至亚洲也不多见,3.54万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可谓弥足宝贵,只要科学规划好了完全可以“点土成金”。这几年,我一直强调把海南岛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大特区来规划和建设,下了很大精力抓重大基础设施、重要产业项目在全省的合理规划布局,形成功能分区,形成全省土地岸线整体利用的合理规划。我在调研中发现,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土地增值,愈显金贵,一些地方由于村镇规划编制滞后、管理制度缺位,出现了违法用地、违章建筑屡禁不止的现象。2010和2011年海口、三亚拆除了违章建筑300多万平方米。农村一部分人富起来后,宅基地的无序无规建设开始凸显,不少农户新房杂乱无序、体量过大、占地过多。农村乱埋乱葬也吞噬了大量土地,在全省道路沿线、风景区、集中住宅区等可视范围内就有坟墓54万余座,占地1.6万亩。这些违规现象,现在不加以依法严管,势必造成未来城市和新农村建设成本倍增、社会财富极大浪费,甚至带来不稳定,给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2011年7月,我组织省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在市县和乡镇设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了专业人员抓规划建设管理,就是要发挥规划对村镇建设管控的龙头作用,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基础设施配置,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二是民生事业管理。这几年国家和省里改善民生的投入之大、出台政策之多前所未有,但这些资金和政策的效果取决于规范严谨的长效管理。我们利用相对人口少、省直管市县和财力逐年增长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每年新增财力的55%以上用于改善民生。2011年全省财政投入民生的资金达546.6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占全省财政支出的70.1%,显著改善了群众生活。总体上这些钱用在了刀刃上,让群众享受了发展的实惠。但也存在一些民生项目内控制度不健全、建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2010年有超过3亿元的民生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还发现通过弄虚作假、重复报销等手段诈骗新农合资金的案件16起,2011年还查处了农村社会保障、征地拆迁补偿等民生领域贪污贿赂犯罪的一些案件。另外,大规模建设的保障性住房也面临着如何依规分配、合理入住、有效管理等问题。总之,如果民生事业管理不好,群众就不能受益,也难免滋生腐败,甚至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是市场规范管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市场公平有序、经营讲诚信守规矩,应成为一大标志。这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直接关系到本省群众和外来游客的切身利益。近年来,个别地方发生的游客遭遇强买强卖,海鲜排档、包厢购物的欺客宰客以及恶意甩团,给海南形象带来伤害。2010年全省出重拳开展了力度空前的旅游市场专项整治,2011年又掀起了旅游行业创先争优热潮,有力地整治了这些市场乱象,旅游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但仍然存在少数害群之马。有游客向我反映,团队游导游随意增加自费景点、服务质量不高、安排的购物点太多,等等。这里面既有零负团费的问题,也有我们旅游管理不到位的问题。2011年全省加强旅游执法检查,共查处违规旅行社25家、违规景区2家、违规导游32人次,取消星级饭店23家。还有,市场物价的监管调控,各类农贸市场、商品市场、集市摊贩规范有序的管理,直接关系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质量,哪一天放松管理都不行,必须健全规章,依法严管,长管不懈。
四是交通管理。交通是城市的命脉,也是很多城市快速发展的短板。海南作为正在建设中的国际旅游岛,迫切需要安全畅通的交通做保障。近年来,海口、三亚两市先后兴建了绕城高速公路,打通了城区一些断头路,交通有了明显改善。但是随着发展加快,交通拥堵问题日渐凸显。这几年海口的机动车年均增长13%以上,行驶在市区的机动车日均超过38万辆,高峰时段主要干道往往会出现拥堵。每到旅游旺季,三亚市区也会因大量外来车辆而交通不畅。我在调研中发现,路网结构不合理、公交滞后、电动车无序违章行驶、汽车超载破坏道路以及现场管理不到位是主要原因,这已成为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不满意的焦点。另外,交通安全既涉及畅通也关乎人命,2011年全省交通事故死亡473人,与上年持平,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83%。管理好交通安全和道路畅通就成了城市建设管理的当务之急。
五是公用设施管理。简单说,公用设施行多面广,聚焦来说,2008年以来海南花39亿元建成了25个污水处理厂、21个垃圾处理项目,2010年以来又花1亿元建成了746座旅游公厕。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一天都离不开这些公用设施。但这些设施建成了不等于效益就发挥了。我在有的市县调研时了解到,尽管污水处理厂建成了,但由于管网不健全、管理技术与水平不到位,污水收集量不高,我一查化学需氧量只有150毫克/升,仅为设计标准的一半,污水处理厂的功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发展公用设施的重点不仅在于建设,也在于抓好配套、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切实管好用好,发挥最大功效。如果管不好,这些建设资金和设施就难以实现最大效应。
六是食品安全管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对海南来说有两方面重点:一个是出岛出口农产品的质量监管。近年来,海南逐步完善了省、市县、乡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体系,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监管,并对2000多家农药经营企业进行资质专营整治,2011年瓜果菜抽检合格率为98.1%,水产品产地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9%,树立了绿色安全品牌。但是,质量监管一刻也不能松懈,出一点问题,对海南农业的影响、对农民的增收都将是灾难性的。再一个是岛内食品的质量监管,包括餐饮卫生以及地沟油、滥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的查处,一刻也不能马虎,容不得任何差错。2011年全省开展了大排档、食品添加剂、瘦肉精、乳品等专项整治,收到了良好效果,但还缺乏长效监管机制和专业管理人员,亟须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七是失地农民安置管理。随着海南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完全和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初步统计目前有20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5.4%。各市县对失地农民进行了合理补偿,并通过技能培训、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他们就业和创业。三亚、文昌、万宁等地还在集中安置失地农民时,规划建设旅游风情小镇,给予每户一间经营店面,使每个家庭都有了持久的经营收入。但在调查中我也发现,还有不少失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缺少一技之长,如果不解决这批人的长远生计,难免会成为社会问题。有些不法分子还设赌骗取失地农民的补偿款,比如有一个市的村民获得征地补偿款70万元,三天时间就赌得精光,还欠下了数万元的赌债。我当即要求公安部门开展清赌行动,拔除了侵害失地农民的毒瘤。我深刻感到,加强对这些失地农民的组织管理、培训就业,保障好他们的长远生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海南在推动大项目建设中丝毫不能怠慢放松的大事。
八是社会治安管理。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国际旅游岛首先应该是个安全岛。这几年海南实施了一系列专项打击和重点整治行动,开展了“万名干警下基层、千个村点建和谐”活动,有力地强化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省治安状况总体不错。但治安管理是日常性的工作,稍微松一松就会反弹,个别领域和时段还存在治安管理的盲点,急需重拳打击、综合治理。近年来我们贯彻中央政法委的要求,通过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矛盾纠纷大调解、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措施,全省信访总量和群体性事件呈下降趋势,2011年同比下降8.7%和8.4%,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老问题和新矛盾相互交织,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就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还有,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网络媒体的引导管理等,都需要我们抓好管好。
九是应急管理。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再加上全球气候异常,给我们增加了许多始料未及的突发事件。这几年,海南经历了抗击达维台风、东方海底天然气管道断裂抢修等事件,这些使我们深切地感到越发展越需要加强管理,管理稍有不当就可能变成社会问题。2010年10月海南抗击持续强降雨灾害,好在我们科学果断处置,提前决策转移下游群众,文昌赤纸水库溃坝没死一人。2011年10月海南又遇台风和洪涝灾害,总体上我们部署周密、应对有力,取得了抗灾救灾的胜利,但个别城镇内涝的问题也暴露了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总之,有不测风云,就要早有准备,既要有应急预案,又要有人力物力、管理体制机制的保障。
十是城乡社区管理。城乡社区是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城乡群众的重要平台,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细胞。近年来,海南加大了规划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城市普遍成立了社区自治组织,建成了社区服务站、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室等基础设施,农村社区建设也开展了试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但由于海南的城镇化尚处在一个建设提升的阶段,社区建设与管理相对滞后,社区组织职责不清、权责不对等,自治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群众参与意识不够强,社区管理服务水平难尽人意。这些都是在实施城镇化建设中急需加强和改进的薄弱环节。
另外,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是一门适用性很强的科学,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抓好。海南基层社会管理各领域人才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缺乏领军人物、专业团队和专门人才。这需要我们创新机制,加快培养和引进。
怎么抓——
五管齐下,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邓小平同志曾经很有远见地说过,“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发展了就需要管理,管理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从海南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坚持党政主导、群众参与,坚持统筹协调、源头治理,坚持科学管理、综合施策,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海南。我认为,下一步海南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狠抓社会管理: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主体。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中央部署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工作要求,是群众生活质量改善和社会有序和谐运转的迫切需要。海南将把社会管理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任期考核内容,对各级领导强化三个要素:一是施政理念上,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强社会管理也是硬任务;二是把社会管理摆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好社会管理;三是管理不能说在嘴上、开在会上、挂在墙上,要发挥好领导督查抓落实的作用。同时,强调守土有责,省和市县层层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谁的孩子谁抱走,谁出问题问责谁,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格局,同时对社会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机构、人员保障,确保事事有人管、出了事有人负责任。
第二,抓好顶层设计,推进制度创新。
科学的管理要靠科学的体制机制、完善的制度法规来保障,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顶层设计。2011年6月海南率先在全国设立了省委群众工作部,10月又明确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为全省社会管理的协调指导机构。下一步,还将按照“小政府、大社区,小机构、大服务”的思路,深化社会管理机构改革,减少管理层级,将管理服务职能及资源向基层组织和城乡社区倾斜,提高管理效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通”,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省和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解决。完善应急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快速反应和救援处置机制,建立海岛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对民生事业、城乡规划、旅游市场、物价监控、食品药品和公用设施等等,都需要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法规,建立透明、公正、严谨的运行机制。
第三,破解民生难题,引导群众参管。
习近平同志曾经强调,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一定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彻始终。我们要抓好社会管理,必须善于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好群众利益。一是把保障改善民生、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紧抓好。海南已制定了“十二五”民生规划,五年投入1500亿元,重点实施73个民生项目,力争在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解决居民住房困难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使海南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在全国前列。二是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和联系群众制度,畅通网络公众参与渠道,对群众信访实行一站式接访、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妥善处理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搞好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三是发挥宣传媒体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对广大群众的教育引导,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全省文明大行动,提高群众遵规守法诚信的文明素质,引导群众从我做起,又能自觉地参与管理,成为加强社会管理取之不竭的宏大力量。
第四,运用科技手段,实行科学管理。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减少人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机器不会造假,可以堵塞管理漏洞,对管理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和按章办事也是一个规范。2009年10月以来,海南财政系统在全国率先推行惠民补贴“一卡通”,近两年纳入“一卡通”的补贴项目155个、涉及资金25.6亿元、惠及城乡群众139万人,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堵塞了挪用克扣等漏洞。省地税局2010年投入2901万元抓信息化,实现网上办税,堵塞了征收漏洞,仅补漏这一项2011年就多增收了2亿多元。省财政厅、地税局和人社厅2011年还对社保征缴的信息实行网上互联共享。下一步,海南将在面向社会公众的部门,推广网上办公和信息化管理,努力实现管理服务高效、公正、透明。
第五,狠抓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管理。
社会管理面向万千群众,涉及各个领域。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强调,最佳的管理方式是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这对我们各级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作风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不久,省委五届十二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决心用过硬的作风来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海南将把社会管理作为各市县各部门创先争优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党员干部的服务管理意识,大力弘扬深入基层、体恤百姓、真抓实干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身作则、履行职守、具体抓实,把问题发现在一线、协调在一线、解决在一线。随着社会发展,管理纷繁复杂,需要掌握各种门类的专业知识,实施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因此,要有针对地加强社会管理各领域人员的专业培训,按需引进一些专业人才和管理团队,有效提升管理的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