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已经举办了18届,在中国出版兴冲冲“走出去”的同时,世界其他国家的出版人带着他们的出版物也急匆匆“走进来”。渐渐地,“出”与“进”都变得丰富,“出”中有“进”,“进”中有“出”。“出”“进”之中,中国出版与国际出版间曾经遥远的距离正在缩短。
我们的合作是一个美好的婚姻
一切都只是良好的开始
潘仕勋,剑桥大学出版社全球首席执行官。近年来,他活跃在中国国际出版舞台上,是2011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
2008年,在天津国际图书博览会论坛上,他的发言与众不同,提出数条具体建议,将自己的经验与中国同行分享。2011年的图博会论坛上,他依据自己在数字出版方面30多年的经验向同业提出的建议,依然具体翔实:
“中国太多的综合性出版社在某一个领域激烈竞争,不够高效。改变这种状况,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把钱投向数字出版的基础建设,为进入数字化时代做好准备。”
“中国出版业碰到的挑战是找到适合的人才。要让最合适的人才从纸本转移到数字化出版上来。要通过培训,使自己拥有更多高级的编辑人才。”在建议中,潘仕勋这样说。
“建议先生”,记者这样称呼他。
“非常感谢你给我起的这美好的名字。”潘仕勋对此欣然接受。
谈到在中国的拓展,潘仕勋感触颇深:“30年前,中国还很封闭,我们发现这是个很难进入的国家,不太有机会来到这个市场。想在这里做生意,却发现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中国的合作伙伴并不了解我们,当然也不可能信任我们,我们需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去建立彼此的信任与了解。那时我想,中国人未来会变化吗?会快速地去了解、信任我们这些外国伙伴吗?当时的答案是否定的。现在我要说,通过长时间的了解去信任外国伙伴是中国人特点的一部分,这是他们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而且,也是很好的一点。”“现在我所做的《剑桥中国文库》就是将中国的文化介绍到世界,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人民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我相信,这样才能实现更多的合作。”潘仕勋说。“我越来越爱中国,在这里我有这么多好朋友,我们之间建立起了友情和信任。”
对“剑桥中国文库”项目潘仕勋充满自豪。2009年由他带领启动的这一项目,将陆续出版“人文中国”书系、《中华文明史》等一系列图书。“这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我们把中国政府的倡导与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品质和品牌完美结合,同时,着眼于未来的长期战略。”
在潘仕勋看来,这一切都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打个比方,如果说我们的合作是一个美好的婚姻,这婚姻才刚刚开始,你要投入更多的理解和信任来建设它,来构筑这个文化大厦,使这婚姻更美满。”
我们的合作非常棒
荷兰威科集团走进中国的历史不短,已经25年。“中国法律图书的需求增长强劲,据了解,中国目前开设了法学教育的高校有600多所,律师事务所如雨后春笋,跨国公司的法律机构数量增加迅速。我们非常兴奋地看到,中国有非常多的合作机会。尤其是与商务印书馆的合作让我们感到兴奋与愉快。去年,我们与商务印书馆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共同出版一系列法律书籍。商务印书馆是非常有名望的出版机构,与威科集团一样历史悠久,在市场上颇有权威性,备受尊重,我们的合作非常棒!”威科集团法律法规首席执行官斯黛丝·凯伍德女士对威科在中国的发展信心十足。
“威科集团具有多元化、跨国的工作氛围。从我的中国同事那我知道,正是中国人的勤奋保证了中国二三十年的快速增长,也将带来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强劲增长。30年前,我第一次来中国,现在与那时比,中国已经变化太多,可以说已经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了,变化的速度让人难以置信。”斯黛丝·凯伍德认为“中国法律界已经做了很多很正确的事情,接下来,只要把这些事情持续去做就好了。”她真诚地说:“法律专业出版市场从纸质印刷物向网络、数字化出版转型的速度将加快,我们愿意为中国专业人士、驻中国的跨国公司了解最新法律内容提供帮助,特别是为这一领域数字化出版提供帮助。”
希望更多的人从桥上走过
荷兰文学基金会会长亨克·普罗佩尔坐在那里,2011年北京图博会主宾国荷兰场馆的展台前。他的背后,蓝天白云下,是那行大字:“开阔的风景开阔的图书”,这是主宾国活动的主题。
“7年前,我们荷兰文学基金会来到中国,你知道的,一个很小的展位,只有4平方米。很多人来找文学书,我们不懂中文,像个文盲。”
一年后,亨克和他的同事,去了天津、桂林、广州、南京……穿梭在城市之间,中国出版人、读者对荷兰文学的浓厚兴趣让他们激动,也让他们感动。“双方相互了解了,才知道各自的需求。”这是亨克的体会。
7年后再看亨克和他的同事的努力,那是一长串名字和书籍,荷兰作家玛格丽特·德·默尔的《灭顶》,赫尔曼·柯赫的《晚餐》,贝恩勒夫的《恍惚》……来到了中国。7年间,跨过国界进入中国的荷兰作品有百部之多。
“人们老是在说差异,但我感到的是相互共享的乐趣。荷兰有一句谚语:‘上帝有两只眼睛,一只看的是荷兰,一只看的是中国。’中国人与荷兰人的共同点是他们喜欢到世界各地去旅游,或者定居在世界各地,他们都是非常努力的人,不仅在工作上如此,对知识的追求亦然。”亨克的说法总是与众不同。
2011年9月1日清晨5点,亨克就被荷兰一家电台的记者吵醒了。“他在电话里问我:‘中国人不喜欢阅读,你为什么去那儿作主宾国?’我告诉他:‘你到北京图博会,就会感受到中国人对图书的热情。小孩子坐在爸爸的肩上,父子俩每人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这样的景象,在欧洲在北美你是看不到的。’”亨克讲着早上发生的事情。
2011年北京图博会,荷兰文学基金会组织了15家荷兰出版社到北京参展,23位荷兰作家受邀来到北京。通过文学,通过阅读,中荷的作家、读者正在走向彼此的心灵深处。“是的,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中荷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希望两国有更多的人从这座桥上走过。”
文学为生活在世界不同地方、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了沟通心灵的通道。就北京图博会来讲,亨克和他的荷兰文学基金会是迟到者,但亨克找到了走向中荷彼此的捷径,文化交流被他们做得很浪漫,充满诗意。“你们不仅把工作做得精致,而且很有耐力。”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7年前,在4平方米的展位上,记者看到的就是亨克和他的那个魁梧的同伴,今天在荷兰主宾国充满诗意的展位上,坚守在那里的,还是他们两个。
(本报记者 庄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