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阳光路上》不仅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网络视频点击量也创同类题材电视剧新高。一部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受众群中同时受到热捧,虽然看似奇迹,却符合优秀文艺作品的内在传播规律。
《阳光路上》是一部熟中见新、拙中见巧、平中见奇的作品,而恰恰是作品所具有的上述特征,使观众既觉得亲切熟悉,又有意料之外的新奇和惊喜,为观众所喜闻乐见,自然在意料之中。
近年来的电视屏幕上,农村题材电视剧已经是重要的类型之一,尤其是具有东北地域文化特征和方言特征的乡村题材电视剧,更是为广大观众所熟悉和喜爱。就此而言,《阳光路上》并没有在风格特征上刻意求新,雄浑苍茫的田野风光、热烈直爽的人物性格、鲜活生动的乡村生活,都为观众在以往同类题材电视剧中所熟知,甚至柳春香、杨树根、杨树林、钱罐子、王大印等主要人物,也都不脱或辣或憨、或奸或滑的类型化特点。而女主演于慧于1996年在电影《喜莲》中完成从都市时尚女性,到农村泼辣妇女的颠覆性转型,已经被公众充分认可并熟知,在《阳光路上》扮演性格相似的柳春香,对观众而言也已经没有太大惊喜。
然而恰是在这样一个看似熟套的外表之下,讲述的却是编导精心编结的全新故事,一个很容易被归类为“新李双双”式的角色,演绎的却是李双双和喜莲都不曾经历过的全新生活,表现的是她们都不曾有过的全新思维和胸怀。
《阳光路上》的核心主题是柳春香全力推动建设乡村生产合作社,其不仅成为推动全剧故事演进的动力,也是编织所有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的主线。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始自农村、农业的改革,分田到户、联产承包等看似简单的生产关系调整,不仅焕发出农民和土地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一举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吃饭问题,而且其积累起来的强大势能如一股决堤之水,冲决出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大道。然而又必须承认,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的必然逻辑,是工业、服务业、信息产业等产业的全面兴起和飞速发展,相对而言,处于生产力低端地位的传统农业,不仅失去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先行者地位,甚至处于不断被边缘化的危险境地,以致“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全社会的重大课题。
而欲走出“三农”困境,必然经过一个农村、农民的城市化与农业生产集约化、工业化相伴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离开土地和农业,转而进入城市和乡镇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数亿离乡进城的“农民工”,已经充分证明城市化的不可逆转,而每年如潮汐般起落的春运人潮,则间接证明这个过程完成得并不那么彻底。而与此相伴生的是,因大量人口离开而陷于“空心化”的乡村,已经很难延续曾经焕发出巨大能量的家庭式小农生产。土地抛荒,一度成为农村最令人揪心的景象。另一方面,即使在自然条件较好、生产效率较高,因而可以维持小农式生产的地区,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与越来越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的市场之间,也极易产生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分配不公和经营风险。因此,合作互助、集中经营,几乎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其实对于这点道理,农民们在现实中的感受更真实也更深切,基于理论和逻辑的阐述,也都不如农民们的实践生动。正如《阳光路上》的编剧所说:“在我身边的一些生活在中国社会最基层的乡民们,突然成立了他们自己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令我大瞪双眼,而且目不转睛地一盯就是七年……”
“大瞪双眼”是惊讶,惊讶来自于比想象和经验更丰富的生活。“一盯就是七年”则是观察和思考,其对象仍是不断挑战着人们的想象及经验的全新的现实。而柳春香、杨树根、钱罐子这些生动的形象,和他们围绕农业生产合作社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及由此而产生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则都是来自于这些发现和观察。创作源于生活这一规律,在《阳光路上》的成功中,再次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