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6日 星期一

    开局亮点·十二五规划实施(六)

    基本医保:织就世界最大的安全网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6日 01版)
    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在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排队办理新农合出院手续。高新生/CFP

        90%以上参保目标提前实现

        据国务院医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参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已达到8.32亿人。除新农合外,全国还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改实施两年来,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建设得到快速推进,初步形成了以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为主体,城乡医疗救助为兜底,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

        2009年初,国务院颁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年—2011年)》,要求用3年时间实现全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达到90%以上。而这个目标在2011年中期就提前实现了。来自国务院医改办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以上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总参保人数增加到12.8亿人,覆盖了90%以上的城乡居民。按照业内专家的说法,覆盖12.8亿人的医保网,织就了“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安全网”。

        小病不再拖,大病不再扛

        参保率达到90%以上,意味着什么?

        世界银行卫生经济专家张硕这样描述医疗保险的核心意义:“把得了大病以后可能产生的巨额医疗支出变成可预测的每年每个月固定的保险费,所有人都往风险库里存钱,当真的有大病发生时就不需要支付成千上万的钱,而是让保险代替支付一部分——这就等于大家互相来帮,让健康的帮助不健康的。如果我们有了这个基本医疗保障,让每个老百姓都能有一个保险制度保护着,就能避免得病以后大的经济支出。”

        除了实现90%以上的覆盖率外,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也提高不少,从2009年的每人80元提高到2011年的每人200元。来自国务院医改办的数据显示: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步提高,从2008年的48%和54%提高到2011年的70%左右。

        正如刘玉珍一家看病经历所显示的那样,随着全国基本医疗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城乡居民个人看病费用负担有所减轻,“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正逐步减少。对于中国在全民医保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安全机制,给人们安全感,给人们获得医疗保障的渠道,鼓励人们在得病初期就就诊,避免病情更严重以至于需要花费更多才能治疗。” 

        制度建设的攻坚战

        众所周知,我国是在渐进改革的背景下推进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短短几年内用三大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了90%以上的城乡居民,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城乡二元分割、传统户籍制度及大规模人口流动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加之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分割与经办分割,少数人群仍然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障,这是我国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指出,虽然我国城乡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情形在持续缓解,医疗保障的普惠性、公平性在明显增强,但现阶段确实到了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和加大对重点人群参保问题解决力度的时候了。“这是我国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攻坚战,因为它牵涉的不只是医疗保障制度自身,还涉及到体制、机制等问题。”

        如何打好这场旨在巩固、深化医保制度建设成果的攻坚战呢?用张硕的话说,就是要在提高筹资水平的同时,提高保障水平。“老百姓有了医疗保险后,可以报销一部分医疗费用,自掏腰包的比例降低了。但是如果看同样一个病不是400元而是变成800元了呢?老百姓虽然有保险补贴,自付的实际金额还是提高了。”因此,张硕指出,下一步政府医保工作的核心还是要放在医疗费用成本控制上,即“如何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控制好医疗费用,使我们增加的投入真正花在给老百姓降低疾病负担上”。

        (本报记者 张 蕾)

        基层故事

        “现在看病有底气了”

        “新农合”在农村受欢迎的程度,是许多城里人难以想象的。

        春节刚过,记者在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访了正在看病的刘玉珍、张丽英母女。落成不久的住院部大楼,各项设施都很人性化。刘玉珍住进一间有两张病床、配有卫生间的病房。

        72岁的刘玉珍是银川市金凤区良田乡五里台村的农民,这次是因为消化不良而住院的。陪护她的张丽英告诉记者:她们全家人都参加了“新农合”,村里也没有落下一户人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人是靠动员才参加的。很快,乡亲们就都看到了“新农合”的好处,不用动员抢着参加,缴费也特别主动。

        据记者了解,宁夏已经三次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在乡镇医疗机构看病,最高可报销85%。现在,宁夏“新农合”的“参合率”已经超过了96%。

        张丽英对记者说,过去,农村人看不起病,因此最怕生病。“现在有了‘新农合’,看病有底气!有大病也不发愁了,连以前不敢进的大医院也敢进了!”

        对宁夏“新农合”报销程序的改进,张丽英也表示了赞赏。她说,过去,拿着单子找人,常常要跑很远、很多次。现在,把医保卡一交,直接在门诊结算就报销了,再也不用那么费事了。

        对宁夏在农村推行的“一元钱看病”,张丽英有切身感受。她向记者介绍“一元钱看病”的操作过程:村民有个头疼脑热到村医务室看病,只要递上“新农合”的小本本、掏上一元钱手续费,村医就可以开药,病人就可以拿药走人,无需再另外付费。而且这样的待遇在一年中还可以多次享受。张丽英说,小病,特别适合在村医务室看,省钱而且方便!

        (本报记者 庄电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