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之际的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七人,他们和竹林一起,成为魏晋的一个文化符号,也是后世文人最爱探究的文化现象之一。(编者)
“一年明月打头圆”,新春过后第一个月圆之夜,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一家人又围坐翠竹之间举杯邀月,闲话“七贤”。
竹子是中国文人雅士之最爱,梅、兰、竹、菊被中国人称为花卉四君子,其中,竹子的人性化特征是最为明显的。竹子这种东西,在北方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中国古代文献中,较早提到的北方竹林有三处:一是陕西境内的周至竹林,二是河南境内的博爱竹林,三是河南境内的淇县竹林。而古文献中所提到的山阳竹林,就位于太行山之南、黄河之北的河南省焦作市博爱竹林。在战国至西汉初期,太行山下,丹水河畔,已有繁茂的竹林了,博爱竹林是世界上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人工竹林,是有幸保留至今的“中国北方竹林活化石”。以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等人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们的“山阳竹林之游”,使焦作境内的山阳竹林,成了竹林七贤这种文化现象的诞生地,也使中国北方的山阳竹林,融进了更多的文化元素,有了文化灵魂。
这些文人雅士,隐居竹林、回归自然,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张扬新的哲学思想。他们越名教,任自然,放浪形骸,啸傲山林,隐居宴游,对酒当歌。竹林七贤在茫茫竹海之间潜心于哲学、文学、音乐学、养生学等方面的研究,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在竹林七贤时代之前,中国的观光旅游还停留在旅行的层面上。人们出访、商务、走亲访友等活动,是以“旅”为主的,“旅”的目的只是为了“行”。而竹林七贤“旅”的目的却是为了“游”,他们漫无目标地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走到一个地方,如果发现这里的景观不错,就在这里饮酒狂欢小住,或几天,或几个月,直到尽兴而归,古人称之为“隐居宴游”,当代人叫作休闲旅游。因此,有人认为:竹林七贤是中国最早的旅游团队,焦作是中国最早的休闲旅游之地。(宋宝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