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印度经济出现了成长中的烦恼,经常性账户赤字与财政赤字持续走高、卢比持续大幅贬值、通胀压力上涨,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印度不得不空运47吨黄金到欧洲作为抵押,以避免主权债务违约。
目前,全球经济预测机构对2012至2013财年印度经济的平均预测在7.5%左右,星展银行在其最新展望报告中将印度2012至2013财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6.5%。印度卢比贬值了16%,卢比与美元的汇率出现了53.2卢比兑换1美元的历史新低。去年下半年,印度股市下跌25%,印度的赤字经济已经维持了很久。与此同时,印度政府平衡应对风险的政策空间比较有限,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不如以往。
实际上,印度经济放缓态势从2010财年即已开始,虽不排除周期性因素影响,但结构性因素更为突出。印度消费增长很快,但供给却跟不上。虽然印度政府高速发展基础设施,但仍远不能适应生产和消费快速增长的需求,此外,政府在土地政策、劳工政策等领域的改革不到位,在刺激企业雇佣与投资方面仍有很大提高空间。解决供给短缺型通胀要比解决供给需求过旺造成的通胀难度更大,单靠货币政策调节效果有限。印度央行一度采取高利率政策,使得投资者和生产者的热情进一步减退。欧债危机让依赖出口的印度雪上加霜。
目前印度政府要应对财政和经常性账户双赤字威胁。要避免出现类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资金外逃困境,就必须努力维持卢比汇率的相对稳定,降低卢比贬值预期,吸引或留住更多外资。但要做到这一点,实行高利率是最快捷见效的手段,但同时又极大地打压了企业投资与扩张。印度政府的财政政策的确面临两难的选择。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还有不堪重负的补贴政策。印度政府目前有近2000亿美元的公共债务,同时每年要花700亿美元用于对能源、农业进行重点补贴。一方面这种补贴关系到印度政府的“富民”国策,另一方面也使得印度政府在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资金捉襟见肘。
从根本上讲,印度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寻求多方面政策的内外平衡。今年是印度大选年,印度国大党政府一定会密切关注经济走势,如果经济增长放缓突破印度政府的心理底线,则其政策重心有可能被转移到促增长上来,高利率政策就会随之有重大改变。此外,印度政府已开始改变吸引投资的策略,即将吸引不稳定的短期机构投资更多转向吸引长期外国直接投资。
尽管如此,印度国家计委副主席辛格·阿鲁瓦利亚对印度未来的经济仍很乐观,他坚持印度经济年增长率将继续保持8%。印度总理辛格认为,印度有比较高的识字率和英语普及率,印度人口的年增长率已降至1%,印度一定会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 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