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重返玉树州,看不到震后的满目疮痍,只见到一处处待建的工地,只听到一个个汉藏团结的新故事。一座座外观具有浓郁藏式建筑风格、内部设施配置先进、科技含量高的学校拔地而起,全州47所重建学校已经全部开工。2012年春季开学时,到外地借读的学生将全部返回,在新校舍里开始新的学期。
全州重建的44个医院已经开工32个,其中竣工1个,其余的12个医院和22个卫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商住房和商铺、商业市场重建的基础工作全部完成,商住房的开工率达到100%;全州重建城乡住房已经开工33859户,2011年底的完工率超过84%。
站在雪后初霁的结古镇,从高处望去,十大标志性建筑进展顺利,州行政中心、格萨尔广场、州博物馆等6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四横十六纵的城市道路已经基本通车。
全州87座受到地震损害的寺院和宗教场所已经开工建设86座;44个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及一般文物保护点的修缮工程设计完成了41个,开工32个。
在刚刚结束的青海省第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青海省省长骆惠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到去年年底,灾后重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8.9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73.4%。重建项目已经开工843个,城乡住房完工率达到85.9%,为完成玉树整个重建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信念和生命兑现诺言
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玉树灾后重建工作于2010年6月20日正式开始。从那时候开始,按照中央的布置,玉树的援建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4家央企与北京市、辽宁省以及青海省负责。参加援建的单位和职工,从讲政治的高度,立下了军令状,说出了自己的承诺。
参加援建工作的央企领导和职工们不止一人感叹,在玉树的重建工作真正可以称得上是“筚路蓝缕,备感艰辛”。
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海拔为3600米,强烈的高原反应,时刻折磨着这些来自平原的建设者们,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无电,没水,没有手机信号,住帐篷,喝沉淀的河水,用牛粪取暖,许多队伍都遇到过外聘的劳务人员忍受不了艰苦环境而集体逃离的事件。可大多数建设者们选择了坚守。
在中国铁建二十一局,我们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玉树县仲达乡秋金达社负责村民住房建设的康旭生,是2009年从甘肃农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由于他负责的村重建工作任务很紧,仲达乡又没有手机信号,小康两个月没下山,无法和家人联系,和他谈了半年的女朋友以为他失踪了,工程结束后一联系,女朋友已经另选他人……类似的让人唏嘘不已的事情在援建队伍中还有许多。玉树禅古水电站的负责人罗周尼玛和在玉树州变电调度中心任班长的妻子哈玉英,两口子一直坚持在发供电第一线。哈玉英的父亲因脑出血在床上瘫痪了6年,母亲2011年4月去世,为了为重建提供电力,罗周尼玛一直没顾得上回家去看一眼。
据有关方面统计,到2011年10月底,至少有12位参加援建的人员常眠在了玉树,他们都是死于高原反应、心脏疾病和车祸。巍巍昆仑牢记着他们的名字,滚滚江河流淌着他们的颂歌。
施工队也是工作队
玉树州离西宁市有800多公里,重建开始后,除了砂石料当地可以解决外,剩下的所有建材,都要从西宁运来。这一切,都给援建单位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如果说,这些困难用加大投资可以解决的话(追加投资也是难上加难),那为居民、农牧民们设计建造住房,达到群众满意,每个援建队伍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口舌和精力。这种要做大量解释工作、多次推翻设计的施工,各个援建单位的领导坦言:“这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施工”。而各级政府和领导对灾后的住房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做到让群众满意,而且要抢速度,保质量。这样,施工队又担当了群众工作队的角色。
在结古镇居民片区的重建中,施工单位设计了很多户型,最后经过统一审核后确定了8种户型,然后群众根据这些户型进行选定。尽管有8种户型,但居民们个性化的要求总是五花八门。按照玉树居民住宅重建的规定,每个片区要全体居民同意后,才能开工建设。
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公司四公司负责建设的当代片区,居民们为了自己的住宅个性化,往往直接找到建设指挥部,一天要来好几家,把指挥部坐得满满的。虽然当地政府都给每个施工单位派驻了懂藏语的干部,但沟通时藏族居民们七嘴八舌,翻译都翻译不过来,等弄懂居民的要求后,大半天的时间就过去了,设计人员只好晚上加班做个性化的设计。当地政府派驻当代片区的藏族管委会主任高成忠钦佩地说:“工程师们没有休息过一天,天天是吸着氧、吃着药片搞设计,大家对他们的设计都说好!”
援建队伍既是施工队,又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群众工作队和宣传队,他们耐心细致解释、反复修改设计方案,最多的一个户型变更调整达17次!通过一次次对接后,当代片区现在已经是楼房成片、马上就要完工了,而户型,竟然有16种之多!与此同时,这些单位都使用了当地的藏族农民工,手把手教他们技术,增加了灾民的收入。
血浓于水的深情
在玉树灾后重建的每个施工点上,我们都可以听得到汉藏同胞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故事。援建队伍的汉族同志,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藏族干部群众建造着崭新家园,藏族群众给施工队伍送奶茶,送牛羊肉。这种事情,不胜枚举。
在结古镇采访时,北京援建指挥部的同志向记者介绍了藏族干部群众献血抢救北京援建干部杨勉军的感人故事。
2011年9月24日下午4时许,在举世闻名的玉树县新寨嘉那玛尼石经堆旁,北京援建指挥部财务预算部干部杨勉军在与同事和结古镇、新寨建委会的领导调研完地震受损玛尼石经堆的改建工作方案后,被一辆违章行驶的双排货车撞倒并压在后车轮下。同行的玉树县委常委、结古镇党委书记尼玛扎西和杨勉军的同事李英建与周围的20多名新寨村藏族群众,生生地将货车抬起,把杨勉军救了出来,迅速将他送往州人民医院。同时,他们一方面报警,一方面迅速向青海省玉树灾后现场指挥部和北京援建指挥部领导汇报。
玉树州的领导和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骆惠宁和北京援建指挥部的领导在第一时间得知了情况,立即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杨勉军的生命,并以最快的速度责成有关部门安排西宁和北京的大医院制订救治方案。
杨勉军被送到玉树州人民医院时,所有的急救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杨勉军左锁骨和14根肋骨骨折,脾脏破裂出血,肺部挫伤,随时有生命危险。
伤员急需A型血!但州医院血库告急!
州交警支队立即向全体干警群发了献血的短信,A型血的30多名干警们立即赶往医院。44岁的交警文吉刚刚下班回到家里,就收到了献血的短信,他对妻子说:“北京援建的干部受伤了,需要A型血,可我是B型啊,这可怎么办?”妻子扎西拉毛赶紧说:“我是A型血啊,我俩马上走!”
杨勉军急需A型血的消息在结古镇不胫而走,一个个藏族干部群众冒雨摸黑从各处向州医院汇集,晚上十点钟,一百多名自发来的献血群众在医院排起了长队,队伍后面,还有群众在不断加入。据北京援建指挥部的宣传部长张永估计,来献血的藏族干部群众有几百人,参加验血的就有近百人。医护人员不停地劝阻年纪大的干部群众别献血,但这些淳朴的藏族同胞,迟迟不肯离去,他们嘴里喃喃地念着平安经,为杨勉军祈福。
新寨村建委会的尕玛求更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为杨勉军献了300毫升血,他说:“北京的援建干部就是我们的亲人,能为建设我们新家园的人尽点力,我特别高兴。”
鲜血一滴一滴地滴入了杨勉军的血管,同时,也滴入了藏族同胞对汉族援建干部的浓浓深情。
当天晚上,北京、西宁、玉树三地的专家经过多次会诊、磋商,决定对杨勉军进行手术,先挽救生命,经过4个多小时的手术,医生摘除了脾脏,从腹腔里引出了3200毫升血液,伤员生命体征平稳。26日,杨勉军乘班机转院到西宁青海省人民医院继续进行治疗,目前正在恢复治疗中。
在玉树遭受地震灾害时,全国各地的救援者义无反顾地奔赴雪域高原,救出了无数的藏族同胞;在玉树灾后重建时,全国的援建者又一如既往地投入到火热的援建工作中。在援建者命悬一线时,藏族干部群众献出了真诚的鲜血,这血浓于水的汉藏民族之情,续写着民族团结新的篇章。
(本报记者 刘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