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1日 星期三

    走基层·新鲜事45

    “农家乐”:奏响农村致富曲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01日   04 版)

        大年初一,本该全家团圆,可山西长治郊区老巴山的“农家乐”经营户刘桂林家中,却顾客盈门,忙个不停。“好多年了,正月里来的亲戚就和来的客人一块招待,既不误生意,又不怠慢亲戚,虽说辛苦,但有乐。”在厨房,刘桂林一边洗菜,一边告诉记者。

        靠山吃山。居住在老巴山的人,自然也一样。上世纪80年代,老巴山村同所有的山村一样,有两大主导经济:一是开采石场;二是果树经济林。由于当时人们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没有认识到开山采石对生态的破坏,造成山体和植被被蚕食。1998年,长治市、区两级政府为保护生态,关停了这里的采石场,从而使赖此为生的许多村民丢掉了“饭碗”。同时,树龄近40年的果树品种退化,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在外地新鲜时令水果的挤兑下淡出市场。两大支柱产业的倒塌,使该村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滑坡。

        “哎,以后怎么生活?”这不仅困扰着老巴山的广大村民,也深深牵挂着郊区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心。

        老巴山村所在的长治老顶山,海拔1387米,森林面积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这里自然景观钟灵奇秀,有“天然氧吧”美称。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游人日益增多,这使区政府萌发了发展“农家乐”的念头。

        “当我们找村干部、村民代表说起此事时,得到的却是不太热烈的回应。”老顶山旅游开发区党委书记崔仕钧谈起当初的情形时记忆犹新。当时村干部、村民持怀疑态度也是很正常的,他们普遍认为,城里人谁来咱这深山老林里消费,那是吃饱了撑的。但区委、区政府认准了这是一条帮助农民致富的好路子。于是经专题会议研究后,决定让党员干部“第一个吃螃蟹”,带头试搞“农家乐”。老巴山村的党员宋民录、刘桂林放下包袱,甩开膀子干了起来。实践证明,这些最早的“弄潮儿”也是现在规模最大、经营最好、收入最多的“农家乐”。

        “农家乐”的日渐红火,使广大村民看到了希望,一些农户开始跟着试办,生意也一年比一年好。富裕了的村民不但建起了大瓦房,买上了汽车,还经常外出旅游,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谈起经营“农家乐”带给自己的切身变化时,经营户原建增的故事最具说服力。老原是村里的一名会计,过去工资少得可怜,日子过得常常捉襟见肘。没办法,老原只好把独生子早早“赶”到社会上去挣钱。在屯留打工的儿子和当地一个姑娘相爱了,由于他家地处山旮旯,家里又穷,女方家里硬是不同意这门亲事。待老原办起了“农家乐”后,挣的钱越来越多,女方家里也看到了女儿的未来和幸福,毫不犹豫把闺女嫁给了老原的儿子。前年,由于家里生意太好,人手不够,老原索性把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和儿媳叫回家,和老两口一起经营起了“农家乐”。去年,他家花了23万元盖起了宽敞气派的两层新瓦房,里里外外进行了装修,日子过的那叫一个好。

        如今,长治郊区共有110家“农家乐”,从业人员400多人,每年到“农家乐”就餐、娱乐、休闲的客人达10万多人,平均每家收入在10万元左右,多则20多万元。“农家乐”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渠道。(本报记者 李宏伟 本报通讯员 宋刚强 李晋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