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成功开局之年。本报今起开辟《开局亮点》专栏,从全局和基层两个维度总结经验,以此迎接2012年春天的来临。
龙年岁首,举目眺望,“北大仓”肥沃的黑土地一望无垠,侧耳倾听,川西平原农民丰收后的欢声不绝于耳——“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异常波动的市场环境,神州大地再次迎来沉甸甸的大丰收。
这一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4亿斤,实现历史罕见的“八连增”;这一年,农民收入实现连续8年快速增长;这一年,现代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53.5%。
循着一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走过的足迹,一个个掷地有声的数据为我们盘算出2011年农业的这笔“丰收账”。
亮点一:
惠农政策“含金量”再超以往
数据: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达9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农业“四补贴”总规模达1406亿元;2011年全国水利投资达3452亿元,创历史新高。
盘点:9884.5亿元,这是中央财政安排用于2011年“三农”的支出,而实际投入规模将首次突破1万亿元。
2011年,国家出台的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频率之密、针对性之强、含金量之高再超以往。在粮食生产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能见到政策因素在其间发挥的强有力的引导、扶持作用。
2011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水利,中央财政全面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明确“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在小麦遭遇冬春连旱时,中央财政在已安排各项涉农资金基础上,再安排129亿元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和抗旱;在夏粮和秋粮收购之时,国家实施政策托底,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在部分地区实行临时收储等政策性收购,让农民种田吃下“定心丸”。
“可以说,没有这些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就没有今年的粮食丰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今年粮食丰收来之不易,三大主粮总产量超过5亿吨,为抑制通胀、平衡全球粮食供求、稳定国际市场粮价作出了突出贡献。
亮点二:
农民增收“八连快”创造历史
数据:2011年,我国农民收入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实现连续8年较快增长,增幅再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
盘点:近年来,由于中央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带动财政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而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民土地征占用补偿水平提高、土地流转收益增加,以及城镇化带来的房屋租金、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等,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空间。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87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6%,其中,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均持续增长,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1.9%、20.4%、22.0%和6.2%。
“农民收入‘八连快’,依靠的是‘内外’结合,‘多条腿’走路。从内部看,深挖农业增产增收潜力,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收益率和整体效益;从外部看,拓展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增收的渠道,盘活农村要素市场,提高了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朱信凯说。
亮点三:
科技创新“驱动力”贡献加大
数据:2011年,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425.4亿斤,科技对增产的贡献率达85.8%。2011年,耕种机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3.5%。
盘点:“科技增粮、科学减灾、合理施肥、综合机收,这些无不体现了科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可以说,没有科技进步就没有今年粮食生产的‘八连增’和农民增收‘八连快’。”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长保说,“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不仅是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并赢得主动的迫切要求,也是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专家指出,目前,与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比,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和支撑能力仍然不强,农业科技创新体制、科技投入、科技推广体系都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不仅要加强产学研结合,使农业科研人员走向农业经济主战场,成为研发的主体,更要强化农技推广服务,实施科技入户和科教兴村计划,多层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使沉睡的科研成果进村入企,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本报记者 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