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29日 星期日

    新春走基层

    向阳湖人家的诗意

    《 光明日报 》( 2012年01月29日   01 版)

        大年初五晚上7点,24岁的湖北咸宁小伙韩非非踏上了北上进京之路。

        年初,刚刚读完研究生的他被北京一家单位看中,请他过去从事计算机工作。

        “如果不是42年前遇到了王世襄老人,我们一家也许会像父辈一样继续在湖上以打鱼为生。”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韩非非的父亲韩志感慨地说。

        在咸宁当地,韩志是小有名气的诗人,他至今清楚地记得第一次遇到王老时的情景,“我们家世代以打鱼为生,我6岁那年的一天早上,我和父亲正准备划船到湖里打鱼,岸边来了一个和蔼老头,他很特别,买了鱼,还要跟我们一起去打鱼,打完鱼,还专门写了一首打鱼的诗。”

        韩志说,他当时听不懂老人写的诗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好玩,老人摸着他的头告诉他,这是诗,要想听懂就要先读书。

        此后,老人每次来都会教韩志认一些字,背几段唐诗。看儿子学得津津有味,家境贫寒的韩父咬牙挤出学费,送他上了学,韩志因此成了当时向阳湖一带为数不多的读完中学,并考入湖北省警察学院的读书人。

        上学期间,酷爱读诗、写诗的韩志订阅了《诗刊》杂志,从那里他知道了王世襄是国内著名的文博大家,和他一起在旁边“五七干校”劳动的外来人也全是国内有名的文化人。韩志立志要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去年,经过多年积淀,韩志发表了诗集《诗意向阳湖》,在当地引起了震动。

        有了儿子韩非非以后,韩志经常把自己受王老影响改变一生的例子讲给儿子听。儿子很听话,读书非常用功,四年前如愿考上北京大学。今年春节期间,韩志专门带儿子回向阳湖老家住了两天,讲讲心里话。

        “看这个站在牛边的老人就是王爷爷,我们一家多亏了他。”大年初三下午,指着向阳湖“五七干校”名人文化展览厅墙上的一张素描画,韩志轻声说。(本报记者 夏 静 光明网记者 陈 勇 本报通讯员 谭辉龙)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