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下午,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小分队到重庆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慰问村民。小分队成员都是在电视上才见过的名人大腕,谁会放弃这个近距离面对的机会?村里的小广场早早就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连周围楼房顶上都站满了人。两个小姑娘站在人群后面,听着不断爆发的笑声掌声急得直蹦,甚至想从大人的腿缝中间钻过去。
这不过是冬日里“文化下乡”活动诸多火爆场景中的一幕。
自1996年起,“文化下乡”活动以内容的娱乐性、艺术性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而受到基层群众欢迎,16年来从未中断过。这支送文化下乡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从最初由文化部所属院团的“送戏下乡”挑大梁,到如今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异军突起,加上各地方院团和文联的主动出击,全国形成了各种层次的文化下基层活动蓬勃开展的态势,成为一项常年工作,在每年元旦、春节前后达到高潮。
你快乐是我最大的幸福
持续16年的文化下乡到底演了多少场?究竟有多少艺术家参与其中?记者不知道。但记者清楚地知道,从最东端的黑龙江到最南边的西沙群岛,从海平面以下几百米的巷道到海拔5400米的高原哨所,从革命老区到三峡库区……都有艺术家们的身影,是他们把欢乐送到了最基层群众的心中,送去了党中央和文艺工作者的关爱与温暖。
2011年9月1日西藏江孜县宗山广场的那一幕,让记者终生难忘。当时,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慰问团的艺术家们因陋就简,在一辆大篷车上为当地牧民送去了一场高水准的文艺演出。各族观众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原定500人的观众规模扩大到了3000人。一群中午放学的小学生们匆匆赶来,实在没地方了,竟然钻到了大棚车下面,把头仰得高高的“听”演出。演出结束后,藏族群众不约而同地汇聚到艺术家们面前,紧紧拉着他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不断地说着“扎西德勒”、“以后一定要再来啊”。那些不会说汉语的藏族群众,就在艺术家的衣服上摸一下,如同触摸活佛的法衣般虔诚。
先后荣获“德艺双馨”称号的艺术家刘全利、刘全和兄弟道出了艺术家们的心声:“苦也好,累也好,基层群众快乐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两脚扎在生活中才有生命力
年节期间是演员最忙碌的时候,尤其是当红的明星们,各种酬劳丰厚的演出一个接一个。但是随着“文化下乡”活动的逐年推进,越来越多的“大腕儿”走上了“两节”期间“文化下乡”的舞台,义务为基层群众献艺。
不仅是中青年艺术家,一些德高望众的老艺术家也主动请缨。已近耄耋之年的画家侯一民说:“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都能带一张好画给自己的父母过年。”他建议把一些经典画作印成年画免费派发给群众。这种“新年画”受到了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现场每每“供不应求”。
“文化下乡”不仅给基层民众送去了欢乐,也使文艺家获得了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开辟了深入生活丰富创作的新渠道。音乐家李昕清晰地记得,北京市文联组织“送欢乐下基层”到北京房山区堂上村时,演出广场前的台阶上坐了7个头戴不同颜色围巾的村民,他立刻借了相机把这个场景抢拍下来。他激动地说,这7位村民就像是7个排成一列的美妙音符,这种在生活中最朴实的美却着实在他心里激起了波澜,勾起了他创作的兴致……
曲艺家牛群对参加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十分积极,因为他认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次到基层演出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历史文化、各地群众的呼声,对我们的创作表演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每次下基层,我们都是在‘贪婪’地汲取生活的营养。”
“艺术家只有真正把两脚扎在生活之中,扎在群众中间,作品才有鲜活的生命力。”正如音乐家车行所说,“文艺创作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文艺工作离开了生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产生了作品,那也是苍白的,是没有灵魂的。”
把欢乐种在当地是我们的责任
“明年一定再来啊!”“常回家看看!”“啥时能再见到你们?”……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口音,但说着同样的语言,表达着同样的心声。感动之余,文艺家们也从基层群众对文化的饥渴中认识到,要让群众真正欢乐起来,仅仅靠“送”是不够的,而要把欢乐种在当地,就得帮助他们培养一支“不走”的文艺队伍,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黑龙江抚远县,“送欢乐下基层”慰问团的书法家们手把手地辅导书法爱好者,歌唱家们不厌其烦地给军营歌手讲解如何调整气息,舞蹈家们一遍遍地为爱好者示范动作。
在“中国牡丹画第一村”——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文化部慰问团的美术家们与村里的100多位农民画师交流创作技艺,现场指点作画,并与村民们共同创作完成巨幅画作《繁华似锦》。
在重庆市迎龙镇北斗村,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帮助村里成立了农民铜管乐队,为乐队捐献了价值十几万元的乐器,并从乐团抽调7位演奏家作为北斗村农民乐队的艺术指导。
在广西融安县长安镇,来自专业院团的百余名文艺工作者,与当地社区的文艺队同台演出,在合作排练中提高文艺爱好者的表演水平。
年年欢乐年年送,处处温暖处处情。在寒冷的冬日,国家院团挂帅、知名艺术家领衔、地方院团紧紧跟上、民间剧团不甘落后,文化之火在全国各地欢乐地燃烧着,温暖了基层群众的心,也照亮了艺术家前进的路。(本报记者 李 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