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让大学思想教育入脑入心,真正触及青年大学生的灵魂?记者日前在山东临沂大学的所见所闻,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种答案或路径。
“红色运动会、红歌比赛、红色演讲、红色电影、红色博物馆……进大学前在网上看到这些词还很不理解。但近半年的校园生活后,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学校的红色文化感染了,这种教育方式很好。”这是临沂大学文学院大一学生李壑开和宋启云对该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共同感受。
“现在大学思想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老师只讲道理,为活动而搞活动,学生不是从内心里接受,而是应付。临沂大学建设红色文化、实施红色育人工程,对于破解这一难题具有借鉴价值。”这是临沂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张立富对该校红色育人实践的理性思考。
“三馆”、“三院”、“三媒体”打造“三进”渠道
“现在不少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困惑,如何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哪些内容来教育学生?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临大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李洪杰告诉记者,临大的做法是,通过加强软硬件建设让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临大设立了展现沂蒙精神内涵的“红色馆”、收集世界各地红色文化资料的“图书馆”、展示沂蒙地质风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红色博物馆”,让学生在校园就能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同时,建设电影院、大剧院、音乐厅,定期为学生免费播放红色影视作品,学生自编自演大型红色经典舞蹈“蒙山沂水”、大型交响乐“沂蒙山小调”定期演出。临大的校报、学报、网站也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三馆”、“三院”、“三媒体”,打造了红色文化进校园的顺畅渠道。
与此同时,学校组建“沂蒙红色文化宣讲团”,成立“沂蒙精神研究”社团,校广播、电视台讲述红色故事、播放红色影视、讨论红色话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耳濡目染,红色文化润物有声地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
学生必须下基地、下工厂、下农村
沂蒙是一片红色沃土。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曾诞生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等众多铭刻在史册上的英雄儿女……他们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他们所缔造的沂蒙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被临沂大学视为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
临大宣传部长张立富向记者介绍说:“临沂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个,地市级教育基地40多个。还有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沂蒙革命历史纪念馆、沂蒙精神展馆、孟良崮纪念区、红色首府纪念区、红嫂故里纪念区等。”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历史、领悟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临大规定,每个学生“下基地”时间不得少于10天,而且必须完成一篇有质量的下基地调查报告。学校还规定,学生必须结合专业特点下农村、下工厂搞调研,时间各不少于10天,调研期间与农民、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切身感受农村、工厂生活,增强动手能力,提高适应社会能力。
“三研”、“六项活动”传播、提升红色文化
“我们通过‘三研’,即研编红色教材、研究红色课题、研发红色产品,提升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专门成立了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教研室,自编《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系列教材,增强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让学生愿读、爱读。”临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东升向记者介绍说,从2012年3月起,《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将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依托山东省红色文化产业研发基地,临大积极研发红色产品,拍摄了系列电视理论专题片,编辑了系列红色文化丛书,临大电视制作中心拍摄的专题片《沂蒙》和《沂蒙精神颂》获得山东省精神文明精品工程奖。
在新生中开展军训活动,邀请老红军、沂蒙六姐妹等与学生交流;每年开展一次红歌大赛,让红色歌曲至少一个月时间成为校园“流行歌曲”;每年举行一次红色运动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历史;鼓励学生创作红色文学,举办红色演讲,在校园普及红色文化理念等六项活动,亦成为在师生中传播红色文化的活的载体。
红色文化的浸润、熏陶,使得这所大学学生的思想品格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升华。2009年,临大在校生孙莎莎、刘秀祥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0年,孙莎莎又被授予“山东省十大孝星”;2011年,在校生吴若飞荣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本报记者 周 华 邢兆远)